云法律>其他案例>传承老西藏精神 续写高原新篇章

传承老西藏精神 续写高原新篇章

时间:2025-9-1 10:08:45>跟律师谈谈<

     一早,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室的灯光亮起。科室主任王艳龙搓搓手,把听诊器贴在手心焐热、伸向患者。

  作为辽宁省第七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干部,王艳龙选择留在西藏“继续干”。“我从小听着孔繁森的故事长大,深受老西藏精神鼓舞。科室刚成立,考虑到医疗队伍梯队建设、技术落地见效的需要,我还不能走。”王艳龙说。

  在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沧桑巨变的背后,始终奔涌着一股滚烫的精神力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这股精神激励着一批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雪域高原,在高寒缺氧之地攻坚克难:从打通雪域天路到培育本土医疗人才,从解决农牧区发展难题到织密民生保障网,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不起”。

  初秋的日喀则,青稞飘香。

  当地群众的餐桌曾长期被萝卜、土豆、白菜“老三样”占据。为了让藏族老百姓吃上新鲜的瓜果蔬菜,1995年,山东第一批援藏干部引进蔬菜种子,3000多公里山海相连,657名山东援藏干部30年接力奋斗。

  “截至今年6月,当年试种的‘三分地’已变成1962座温室大棚。”山东援藏技术员张际明带着妻子扎根日喀则市白朗县,一干就是25年,“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决不能辜负当地老百姓的信任!”

  17个省市、76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及人民团体、1户中管金融企业、27户中管企业共同参与援藏工作,11批次1.4万余名各类干部人才进藏工作;累计投入643亿元实施援藏项目8204个。以对口援藏为纽带,通过结对认亲等活动,西藏332个县(区)、乡(镇)与援藏省(市)的284个县(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一个又一个项目转化落地,高原群众生活蒸蒸日上。西藏与援藏省市、机关团体、企业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拉萨市,江苏援藏干部引入优良牦牛品种,将出栏周期缩短3年,带动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在昌都市,福建援藏干部推动核桃油产业升级,90名农牧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在阿里地区,陕西百名教师奔赴偏远县域送教……

  老西藏精神不能丢,也不会丢。不久前,第十一批、2156名援藏干部人才再次接过接力棒,投身到西藏火热的建设中。

  “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我们将持续推动从给资金、建项目的‘输血式’帮扶,向产业培育、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造血式’帮扶转变,以实干实绩把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推向深入,造福当地群众。”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沈敏说。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1日 06 版)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咨询律师 离婚咨询 法律顾问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传承老西藏精神 续写”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