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赤水河畔文化流淌,酿出美酒馥郁芬芳

赤水河畔文化流淌,酿出美酒馥郁芬芳

时间:2025-9-5 19:04:32>跟律师谈谈<

“仓盈庚亿,年岁有息。赤水含章,红粱献瑞。谨以丰年,钟鼓笙箫,敬启归仓。”

盛夏八月,赤水河谷,抬眼望去,漫山的红缨子高粱灼灼其华。伴随着朗朗诗篇吟诵声,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归仓仪式礼成。

“仓廪实而知礼节”。高粱归仓仪式可追溯至宋代,融合了祭祀、诗歌与民俗,传递着对农民辛勤耕耘的敬意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体现了“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

在贵州赤水河畔,这片酝酿出中国知名白酒的土地,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沁染着美酒的芬芳,在一代代酿酒人的耕耘下,日渐醇香。

(一)

“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挑来河水贵如油,煮出美酒冠九州。”在这首脆生生的童谣里,我们能窥见顺应自然规律而生的白酒酿造习俗。

早在商周时期,赤水河畔的先民“濮人”就在河谷一带古法酿酒;及至西汉,《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唐蒙从南丝绸之路赤水河谷带去的枸酱酒,汉武帝饮后赞为“甘美之”。此后,茅台酒不断发展。明末清初,以大曲参与糖化、发酵、蒸馏取酒的工艺日趋成熟。

数百年来,这些酒酿造工艺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至今仍在茅台集团完整沿用。茅台的酿酒文化也在历史中扎根,枝繁叶茂。

端午赤浪、重阳碧波,赤水河颜色的变换,是茅台人酿造美酒的时令指南——端午踩曲,重阳下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五大工艺流程,30道工序,165个操作环节……精耕细作,才让每一口酒都能品味到对顺天应时技艺传承的坚持。

2006年,茅台酒传统酿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茅台人坚持传承这项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实践中凝结下来的智慧结晶,铸就这一项传统手工业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长远实践。

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也体现在茅台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有学者考证,茅台酒的制曲工序中,曲胚“黄里透白”的色泽,正对应古称“鞠尘”的颜色。这个承载着千年前工匠制曲场景的色名,让静态的酒体颜色成为技艺传承的“时光隧道”。

2024年,在海角天涯新年第一缕曙光照拂的地方,茅台以“缃叶色”为开端,启动“东方传统色彩计划”。当传统色融入产品肌理与品牌场景,让古老的色彩文明在消费触达中重获生命力,酒瓶也成为流动的艺术载体。

2025年,东方传统主题色“绛纱色”发布,延续了茅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深入挖掘。传统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让中华文明的深邃与浪漫被世界看见。

任何文化都是随历史发展不断积淀和丰富起来的。茅台人从历史长河中寻根问源,并从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民族品牌更好保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参考借鉴。

(二)

夏日炎炎,中国酒文化城,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在其中一间展馆里,茅台酒在110年前远渡重洋踏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以“质”取胜摘获金奖的一段动画短片,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茅台文化,伴时代前行。一杯澄澈的茅台酒,不仅凝结着古老的工艺智慧,更浓缩了现代的质量管理成果,满载着一代代茅台人的匠心诚意。

“质量是生命之魂”。茅台人深知,质量是产品自信和品牌自信的最大底气。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从一粒粒高粱到一瓶瓶茅台酒,茅台每一个环节都严守质量关,以卓越品质树牢在变局中谋发展的根本优势。

8月4日,红缨子“519”第七代高粱种正式发布,茅台酒“品质芯片”再升级。相较前几代品种,“519”育期缩短至118天,株高降至210.1厘米,亩产逆势提升至399.6公斤,支链淀粉含量达96.00%,单宁含量降至1.37%。

一粒红缨子,镌刻着茅台对“质量是生命之魂”的坚守,不仅酿出美酒万千风味,更酿就了万家幸福。

订单种植打消销售顾虑,免费提供种子、有机肥降低成本,定价收购确保收入,农业政策性保险兜底自然灾害损失……茅台为广大粮农织密保障网。自2002年以来,茅台不断提升高粱收购价,从2元/公斤增长至现在的11.2元/公斤,每年带动20余万农户增收致富。

茅台酒的酿造,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茅台生在大山,也扛起山一样的责任与担当。

在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内,一辆辆满载酒糟的运输车穿梭其间。这些以往被视作废弃物的酿酒副产物,如今通过茅台循环产投公司的产业化生产线,通过资源化、绿色化、高值化路径“变废为宝”,转化为有机肥、发酵饲料、生物质沼气等产品,带动上下游共同增收。

蜿蜒的赤水河,滋润了两岸青山,哺育着一方生灵。茅台始终致力于赤水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对核心产区的绿地进行了细致划分,并制定了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气候的植物正负面清单,兼容发展区域经济与生态的策略。

悠悠赤水河,巍巍大娄山,“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哲思在这里持续回响。

(三)

如今,白酒已不再是中国消费者的“专属偏好”,越来越多的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根据中酒协发布的半年酒业报告,2025年有63.9%的白酒企业均已布局或正在拓展海外市场。

7月下旬,第53号、47号茅台文化体验馆分别在上海、昆明开业,在“东方门户”演绎海派文化与酱酒文化的碰撞融合,在“彩云之南”用数字科技讲述茅台文化的杯酒壮阔。

作为茅台文化具象化、鲜活化的空间,遍布全国各地的茅台文化体验馆巧妙融合各地地域特色、精心打造互动式文化场景,是茅台深入践行“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理念的重要载体。

茅台文化,向未来拓展。茅台文化的表达形式愈发赏心悦目、多姿多彩,正以“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亲近着大众。

8月19日,贵州茅台酒(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会在黄果树瀑布、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六大景区同步举行。“黄小西吃晚饭”文化系列产品将贵州山水人文与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深度交融,旨在推动贵州“酒旅融合”,拓展茅台消费场景,传播酒文化。

围绕“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茅台构建起以茅友嘉年华、茅台酒节、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等特色文化IP为主的文化载体,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茅台实践。

茅台文化,向世界飘香。《茅台玖章》中写道,以酒为媒、以酒为礼,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感受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过去一年,茅台先后走进瑞士、泰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亮相国际大会、开展市场调研和品牌推广活动,加强与国际酒企、经销商、消费者的沟通交流,把中国酒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EFQM全球奖(原欧洲质量奖)颁奖典礼,贵州茅台现场获颁EFQM全球奖(七钻)以及“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成为EFQM全球奖采用新标准评审后,首家获得七钻的中国企业。

文化,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顺天敬人,明理厚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也给了茅台走向世界的精神动力。正如《茅台玖章》中所书,“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底蕴的茅台芬芳,必将成为连接不同文明、共享美好生活的桥梁。



来源:人民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赤水河畔文化流淌,酿”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