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浙大有个教授 荣登得上百家讲坛 风靡得了喜马拉雅FM

浙大有个教授 荣登得上百家讲坛 风靡得了喜马拉雅FM

时间:2018-2-22 10:48:21>跟律师谈谈<

在《百家讲坛》开讲的名师

提起董平,许多人会先想到王阳明。对于王阳明,董平教授做了深入的研究。

2009年,董平关于王阳明生平事迹的专著《王阳明的生活世界》出版。而后,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央视的“神秘”电话:“我们在王阳明的故乡余姚听到很多人谈起你,有些关于王阳明的问题想请教你。”就这样,央视编导带着摄像人员来到浙大。

原来,随着《百家讲坛》热播,栏目组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能主讲王阳明的学者。交流过程中,董平应邀即兴试讲了一段,效果不错。

央视物色能主讲王阳明的人选,董平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最终,他通过层层严格筛选,脱颖而出。

那时,社会上知道王阳明的人还很少。甚至央视一度因担心收视率过低,选择暂时搁置这一计划,先请董平录制了六讲《名相管仲》。

2010年年底,以讲述王阳明生平事迹为主的《传奇王阳明》首播。在这个意义上,董平是国内最早通过电视媒体向民间普及王阳明的学者之一。

“《百家讲坛》带有科普性质,以讲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为主,未能涉及他的学术思想。”这让董平觉得有些小小的遗憾。2011年,当教育部要建设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时,董平主动申报讲《王阳明心学》。他希望能在其中较系统、客观地阐释王阳明的学术思想。

“非常感谢老师,能听到大师讲解真是幸甚至哉,切中要害,语言精炼,曾经读了王阳明传记、《传习录》,感觉每有所获便非常开心,今天更是系统的打通筋脉。”“不愧是名校大师,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透露极高的修养,丰厚的底蕴,严谨的治学,向董教授致敬,感谢精彩演绎,让我茅塞顿开。”……公开课一经推出,就受到很多师生和网友的喜爱。

“得意时,看阳明先生居高自省而静心;失意处,观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而定心;为商者,学阳明先生正心诚意而安心;从政者,悟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而修心。”在喜马拉雅FM上,董平也开设了《董平讲王阳明心学》,他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这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奇人。

兴趣广泛的“杂家”

一时间,董平似乎成了王阳明的“学术代言人”,常常受邀在诸多场合讲解王阳明。“也因为这个缘故,大家觉得我或许只知道王阳明,实际上不是。”董平笑着说道,“在学术上,我自认为兴趣广泛,算是‘杂家’,不是‘专家’。”

在他办公室的书柜中,他的《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陈亮评传》《天台宗研究》《老子研读》《先秦儒学广论》等学术专著,《东方宗教与哲学》《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等译著陈列其中。这些只是董平多年来学贯东西、宗罗中印哲学的一个缩影。

在董平看来,自己的学术之路与求学经历密不可分,学术的起点也恰是在浙大。198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董平考入浙大古籍研究所读研,跟随姜亮夫先生、沈文倬先生等名家大师学习。

为了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时任古籍研究所所长的姜亮夫先生,在全国范围内不拘一格延请在各领域学有专长的老师给学生们上课、开讲座。董平认为自己深受其惠。

1984年,董平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先秦乐论初探》发表在《杭州大学学报(增刊)》上。“这篇文章是在沈文倬先生亲自指导下写的。”董平回忆道,“沈先生是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我学术的引路人,我非常感谢他。就这样,我慢慢走向了从事学术研究的道路。”

在当时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下,除了阅读古文典籍,董平也接触了大量的西方专著。这为他今后广泛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某种意义上,正是古籍研究所的学习过程,深刻培养了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也提升了我的学术胸怀”,董平说。

毕业后,董平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数年。在整理《王阳明全集》的过程中,他与王阳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将主要研究方向从古代文学转向了哲学。

“教书就是教人”

身为哲学系教授,董平讲课深入浅出、意趣十足。“孔子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随时点化。虽然我们今天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我还是想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做些尝试。”

课堂上,董平很少使用PPT。“学生有时会觉得,有PPT了,我就可以看手机了”,他半开玩笑地说道。“保持这样一种相对原始、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希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同时我也非常欢迎学生随时提问,因为提问表示他们在思考。”董平解释道。

“听董老师讲课,除了真切体味中国哲学流动的生命力外,常有醍醐灌顶之感。董老师富有激情又儒雅,他很少用PPT,却能明白晓畅地将义理艰深的中国哲学娓娓道来,又不失趣味性和文采。”人文学院2017级毕业生盛宁对董平老师渊博的学识以及对中国哲学的深透理解印象深刻。“董老师是健谈的学人,言谈之中往往充满意趣,而又能在涉及学问处,将高深之理阐明的晓畅淋漓。”人文学院博士生徐国明如是说道。

董平希望通过教学点化、启迪学生。“教书就是教人,而天下无不可教之人。做教师的,终极任务不是教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启迪人、培养人,使年轻人能以独立的人格,饱满的精神风貌,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严谨治学 疑义相析

学生们说,董平老师为学勤奋、严谨求是,每到他办公室,总会看到他伏案阅读写作的身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董平常对学生说,“为学之路艰辛寂寞,要甘于寂寞,甘于孤独,只有这样方能领略一览众山小之境界。”而他自己亦是寂寞从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将所学融会贯通,再传授给学生。

每周,董平会主持“读书会”,给硕士生、博士生释说儒、释、道三家基本经典,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几乎没有间断过。他逐段逐句讲析,与学生一起讨论,至今已讲过《论语》《老子》《庄子内篇》《礼记》(选讲)《孟子》(部分)《传习录》《心经》《金刚经》《坛经》《大乘起信论》《近思录》等。

尽管为人师,董平却从不摆架子。有人问他无把握的问题,或是涉及他较陌生的领域时,他总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会给予提问者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教多年来的他,始终对学术、对学生怀有一颗敬畏之心。“首先,要对教学的内容怀有敬畏之心。其次,要对学生怀有敬畏感,要把他们当思想、情感交流的对象,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对象。”董平说,王阳明先生曾提过“讲学不易”,讲学第一条,要把自己的态度放低,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在同一个心灵高度上沟通、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浙江大学各校区的名字都和水有关,因此有时大家会开玩笑说浙大是一所很‘水’的大学。但教师不能再‘灌水’,那要‘淹死人’的。教师要和学生一道,托起浙江大学这艘水中的航船。”谈及严谨为学、严格教学的重要性,董平如是说道。

学生眼中的暖心老师

“他十分娴熟地把鱼洗净了,用软布将鱼皮上沾的水吸干,再将鱼轻轻滑入油锅,佐以葱姜椒酒,做出的鱼外焦里嫩,味道极鲜。不过在老师的餐桌上,美食还是就着学术最有滋味,边聚餐边讲学,学术就这样沾着酒,就着汤进入到了我们的心里。”学生周心逸笔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董平。这样温馨的一幕,发生在一次师门聚会上。

上得讲堂,下得厨房的董平老师,是学生眼中的“24K纯暖男”,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学人。

去年毕业的董平老师的博士生冯宁宁说,“博士论文写作期间,老师问我论文写作有何困扰,随口答曰‘天天对着电脑眼睛痛’。后来,老师去日本访学,带回大堆眼药水,师门弟子人手一份。”

董平老师常对学生们说,要做一个有雅趣的人。“雅”就是雅致,有书卷气,读书不能越读越粗俗。“趣”就是要学会自己寻找乐趣,能把枯乏的生活过得多彩。所读所学,不只为做文章,更是体现于言行之间,生活点滴之中。

董平老师能书法,长于诗文,但他并不以此自矜,所以知道的人不甚多。其实,他的书法作品十分受欢迎,有些成为重要场所的匾额楹联,例如贵阳孔学堂浙大“求是居”的楹联即由董平老师题写。对于师门弟子,无论是求字还是过年的春联,董老师从来不吝笔墨。给师门弟子写春联,似乎也成为了一种传统。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浙大有个教授 荣登得”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