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各种罪过形式的区分

各种罪过形式的区分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4-6-16 11:51:29>跟律师谈谈<

 

   (一)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分

 

   1.在认识因素上,直接故意是明知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间接故意是明知可能发生。如果明知必然发生,就只能是直接故意。

  【注意】行为人如果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但是又“放任”,仍是直接故意。因为所谓放任,要求存在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这两种结果,唯有如此,才会有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放任心理。如果只有必然发生这一种结果,那么就不存在放任心理。

  放任,是指听之任之,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2.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是希望发生、积极直接的追求,间接故意是放任发生。所谓放任,是指听之任之,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完全漠视。

   3.在事实认识错误的场合,行为人是直接故意而非间接故意,更不是过失。不能因为事实认识错误而否定故意。

 

  (二)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分

 

   1.相同点:二者都已经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

   2.区分标准

  (1)主观上: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持放任态度,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人意志;过于自信的 过失是行为人持谨慎态度,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总结】在对待结果发生的态度上,直接故意投了赞成票,过于自信的过失投了反对票,间接故意投了弃权票。

  (2)客观上: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没有采取避免措施,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一般会采 取避免措施。

   A有时,避免措施与加害措施融为一体。行为人在实施加害措施时为了避免危害结果发生,认为自己会把握好分寸。

  B如果行为人既采取加害措施,又采取避免措施,则比较两种措施的效果,如果加害措施的危害后果仍很明显,则仍构成间接故意。

 

   (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分

 

   1.区分标准

   (1)在主观认识上,是否已经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2)在客观行为上,是否采取了避免措施。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因为没有预见,所以没有采取避免措施;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因为已经预见,所以采取了避免措施。

   2.容易混淆之处:误将应当预见等同于已经预见。应当预见,只表明行为人有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不表明行为人已经预见。反过来,行为人即使预见能力再高,只表明应当预见, 并不能推导出已经预见。应当预见是应然状态,已经预见是实然状态。

 

   (四)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分

 

     1.相同点:二者都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2.区分点: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意外事件是因无法预见而没有预见。判断核心点在于是否具有结果预见可能性,判断标准:一是看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和预 见能力;二是看客观上的认识条件和环境。

 

   (五)过于自信的过失与不可抗力的区分

 

   1.相同点:二者都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2.区分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本来可以避免结果发生,不可抗力是根本无法避免结果发生。判断核心点在于是否具有结果避免可能性,判断标准:一是看行为人的避免能力;二是看客观上有无避免的条件和环境。

 

欢迎到云法律网 在线律师 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在线咨询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