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佳铭律师1996年取得律师资格,1997年开始执业。2002年至2009年一直脱产研习刑法,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专业领域是刑事辩护,擅长复杂、疑难案件,曾在多起案件辩护中取得撤案、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改判轻罪的效果。邹佳铭律师刚刚获得ALB杂志评选的2015最佳女律师称号的荣誉。
近代中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发生着全方位的转型。整体而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法治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其要义是自由与平等竞争,中国传统社会的宗礼等级观念在市场经济中被抛弃。为促进竞争,社会必须提供可预测的规则,法律的价值凸显。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渴求基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恒产者有恒心”,由此人们的权利意识高涨。公民对安全、公平、自由的渴求,对社会规制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讯息交换规模和速度的变化,更是将偌大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使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都不可能偏居一隅,独善其身,而必须向世界公认的价值和规则靠拢。自由、平等、法治、宪政等普世价值逐渐被中国社会熟悉和接纳,成为国家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的转型更多的体现为政府主导,而非市场自发。但是任何国家的转型都是与个人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不觉醒,国家何以崛起?中国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宗法等级制度的国家,传统社会缺少生成自由、平等、权利意识的土壤,也没有经历西方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所以中国缺少一个具有强烈自由、权利意识的市民阶层。但是国家和个人,权力和权利总是处于一种你进我退,相互博弈的状态,正是这种互动界定了活生生的法治和宪政。美国是世界上法治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其法治的建立,都是弱小的公民一步步抗争的结果。从法律人耳熟能详的“米兰达规则”到布朗案确立的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同校的权利到最近全球瞩目的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承认同性恋合法的权利,正是个人权利的抗争谱写了美国的法治史。
同时,个人权利的不断拓展也必将不断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并同时引导普通民众不断加深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而这也将促进政府更加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正是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法治和宪政成为国家制度不可撼动的基石。
不可否认,中国律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都难以与西方国家相媲美,但是在中国个人转型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凸显律师的特殊作用。国家转型期间所有的社会矛盾和变革最终都可能依赖司法解决和立法确认,而律师永远处在这种社会矛盾漩涡的中心,也是社会变革的最前沿,他们最能敏感地捕捉每一点变化的信息。同时作为权利代言人的身份,又使得他们能够在这些社会变革中全力以赴地维护个人权利。社会的巨变和职业的敏感,将中国律师再一次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他们不仅需要积极参与国家转型,更需要以个人权利启蒙的方式积极推动个人转型。
同时,国家转型必将引领中国律师更深地介入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使得律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法律服务进入政府决策层;政府职能的转换,使得律师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社会经济服务和监督职能;劳动、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发展,向律师提出了更专业地保障个人基本权利的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则将中国律师推到了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他们不仅代表委托人的利益,更是以自己的职业行为帮助每个公民和市场主体认识自己的权利,并不断扩展和加深这些权利。
在此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刑事诉讼涉及的是个人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其他一切权利存在的基础。当我们以国家之名剥夺一个人的财产、自由甚至生命,我们需要看到的不仅是犯罪得到了惩罚,更应该是国家以正当、合法的方式处罚了犯罪。而一切权力都有扩张的本性,当弱小的被告手无寸铁地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时,律师是他唯一的权利守护者。在捍卫被告人权利的同时,辩护律师更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个案,规范国家权力的边界。这样才能“建立和发展一个高度有效的、实施正义的体系,并把这一体系管理得能使公众对政府诚实及公正充满完全的信任。在很大的程度上,国家的未来就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维护正义的纯洁与清白。”www.gaopanlawyer.cn
这就是中国律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