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的“铁饭碗”破了

我的“铁饭碗”破了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3-12-20 15:45:59>跟律师谈谈<

23日从浙江省教育厅获悉,浙江已明确实施教师资格5年一周期定期注册制度。现有不适合从教的在岗教师,将被多形式调整转岗;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将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浙江规定,要定期组织学校集中开展师德评议活动,同时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

教师资格打破终身制,去年就有改革信号。根据去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要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并修订《教师资格条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实际上,在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上,上海北京已走在前列,比如上海中小学教师2012年起,只有连续注册5次,即任职25年以上,才可免注册。

教师资格五年一周期定期注册,这个是否合理,云法律网小编对此事做如下分析:

教师“终身制”的原规定

首先,教师资格是职业准入条件,现如今几乎所有教师都是经过这一程序进入教师队伍的。现在却要5年考核一次,莫非教师素质5年就可能跟不上时代需要,不能适应教学需求了?教师进入这个队伍后,知识能不能得到更新,除了老师自觉地学习,更有赖于对校方职业培训,只要老师平时勤于工作,努力参加培训,就可以成为合格老师,哪里用得着5年考核一次。其次,5年一注册考核标准是什么?去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岗教师定期注册考核的内容包括师德、业务考核以及教学工作量考核,师德将作为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师德本身就很抽象,不容易量化;至于业务考核和教学工作量,学校日常管理就在做这个事,通过了学校每学期或每学年的考核,就是合格的,也用不着5年再来一次考核。再次,5年一注册会不会催生另一种考试经济,浪费教师原本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

制度可引发的问题

  任何一项制度都是在逐渐的改进中完善,相信教育部门的改革也是为了更好的使教师履行自身的职责,但是其中的漏洞也不可回避。

  其一:如何利用注册来判定师德。道德的约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它依靠的往往是个人的修养,没有见过真正具有广泛约束力的道德规范是有官方制定的,故而想要通过注册而来提高教师的师德其难度可想而知。权力不可以随意制定道德规范,如此出台的文件将只是一纸执行不了的空文。

  其二:五年的间隔,又会有多少人违规。此次出台的规则,将教师的注册时间规定为五年一次。倘若我们的老师在五年中间违规,那么他的道德是合规还是违规,不要说五年的时间足够漫长,一个人邪恶的念头其实往往就是一瞬间,因此五年的时间会有多少的老师会出卖良心,违背师德我们没有“计算的公式”,更没有未卜先知的功能,它唯一能够检验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决然不会是我们的道德。

五年一注册的意义

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是以加强审批频率的方式,确立对教师教学资格的常态化审查。应该说,教师身份走向职业化之后,加强师资考核是必要的,尤其在性侵案件频发的语境下,通过师资审核对教师队伍予以净化,也是保护儿童的题中之义。所以能看到,教育部在确立五年一审的考核机制同时,将配套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画出红线。师德考核如何操作,五年一审是否行之有效,这些问题可能争议尚存,但在政策上将师资考察朝更加全面、更加常态化方向改革,足以说明,在现行的教育激励和淘汰机制下,教师教学资格问题确实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

云法律网小编认为从本质上说,校长、教师侵犯学生的权益不是师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所以,现在不是要出台所谓的师德考核规定,而是要严格地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真正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中所规定的保护学生权益的条款,而不是让这些条款只是停留在文本上。

关于打破教育资格终身制,以往讨论足够充分,支持者有,反对者亦不乏,双方其实都着眼于怎样建立一套有效的引导机制,让教师全身心服务于教书育人。抓住这点便可发现,教师资格审核方式固然应该优化,但它绝非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传统的终身制下教师教学功利化、缺乏压力感等,根源在于整个教育体系下教学理念不合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如果是想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分数教育上的技巧,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就算审核频率增加了,教师还是很难回归理想角色。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资格的审核内容是什么。理论上,确立一套合理化的教师评价机制并不难,但这套机制能否起作用,另当别论。即便确立了一套涵盖师德的无所不包的考核架构,评价机制还是会层层分解,成为一种可量化的模型,在分数上量化,在录取率上量化,在国内、国际竞赛成绩上量化,以功利化的教学成绩评定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倒不是因为评价机制不够合理,而是高考是核心指挥棒,围绕高考形成唯分数论、唯录取率等种种教学倾向。不仅教师的教学瞄准了分数,学生如此,教育部门也是把上名校当做核心的教育政绩。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五年一审能否让教师给自己再定位,让教师真正从教学规律来展开教学,结论自然存疑。

师资审查在频率上和内容上的变更,可以说是整个教育制度下的微改革,如果改的到位,如果能够真正打破传统的教育观,打破功利化的教师评价体系,从制度上对教师的素质教育理念形成激励,这种微改革确实也可成为革新功利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教师资格终身制完全打破之前,先要厘清一个常识,改革教师资格考核机制,是在整个教育体制的制度背景下进行,也是为这个教育体制服务,资格审查的变更,绝不仅仅是要淘汰那些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甚至有非法之念的教师,更是要通过教师角色的复归,来倒逼整个教育体制下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的合理复归。从这个角度审视打破教师终身制问题,或许比单纯探讨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有意义。



欢迎到云法律网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云法律、在线法律咨询 法律助手 法律文书 杭州律师 《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