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6-6-29 14:02:48>跟律师谈谈<
本文节选自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关于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的调研报告》。对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了解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大有裨益。
一、创业组织设立中的法律风险
1、组织形式选择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首先应当根据投资、行业要求、合作伙伴等情况成立创业组织并进行工商登记;这就需要进行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一般而言,大学生创业可以选择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不同组织形式存在的法律风险各有不同。
首先,创业者承担债务的法律责任不同。大学生在选择创业组织形式时,如果选择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则应当做好用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风险预测,尽量控制负债;如果选择个人合伙、普通合伙企业等,则应当选择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并通过较为完备的合伙协议、规章制度等控制和规避法律风险;如果选择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则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可以大幅降低法律风险。
其次,经营管理的法律风险不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形式灵活,便于控制,运营效率相对较高;个人合伙、合伙企业基于合伙基础,较公司而言相对容易控制,运营效率相对较高。公司虽容易发展壮大,但其对制度设定、科学管理的要求较高,受法律约束较多,管控难度较大,经营成本较高。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个人合伙、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组织形式存在着人合性质;合伙人之间、股东之间容易产生经营理念和利益分配等冲突,处理不慎就会陷入危机。因此,在具有人合性质的创业组织形式中,选择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尤为重要。
2、设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在确立创业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基于设立流程、行业要求、从业资质等因素,创业组织的设立过程中仍然存在法律风险。
首先,对设立流程、行业要求、从业资质等不了解。一些大学生创业盲目性较大,既不对创业行业进行认真调研,也不清楚创业过程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创业组织设立之初即埋下法律风险。比如不了解创业组织设立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不清楚创业组织的注册资金、验资要求、经营场所等设立条件;不知道一些特定行业(如餐饮、烟酒、教育培训等),所需要的经营资质,必须取得卫生、消防、教育等行政机构的审批。
其次,对合伙协议、公司章程等关键组织文件的漠视。合伙协议,是共同管理和发展合伙企业的基础。完备的合伙协议明确了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能够有效解决纷争,规范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部分创业大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合伙协议的重要性,随意照搬一份上交工商登记机关了事,给今后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的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是股东共同意思表示的体现。创业大学生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必须全盘考虑,明确规章制度和权利义务,为公司设立及规范运行提供基础保障。部分创业大学生,对公司章程的法律地位没有正确认识,以完成工商登记为目的草率制定公司章程,将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埋下隐患。
二、创业组织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创业组织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仅有公司内部治理问题,还涉及合同、知识产权、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等方方面面。
1、合同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中不可避免要签订各式合同,如租赁合同、买卖合同、运输合同等;合同法律风险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风险之一。大学生在订立合同时,经常不注意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法定资质、资信情况、履行合同能力等事项,不重视合同的内容表述,不能从法律角度斟酌事关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条款。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没有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少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把合同章交给业务人员随身携带,签订合同不作审查,也无合同备案管理制度。许多创业大学生怠于主张合同权利,不注意保管应收账款的证据材料,或者主张权利超过诉讼时效等都可能面临合同权利不能实现的法律风险。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企业对合同的签订、审核、履约等环节缺乏严格管理,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
2、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是蕴涵创造力和智慧结晶的成果,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是大学生创业和发展的关键。现实中,许多创业大学生缺乏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自身知识产权主动保护的积极性较差,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往往被动地等待纠纷出现才疲于应付;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商业秘密,核心员工频发跳槽,导致商业秘密外泄;或者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肆意侵犯他人合法权利,面临各种知识产权纠纷。一旦自身知识产权遭到侵害或者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
3、人事管理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需要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进行有效的人事管理。从员工招聘、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到福利待遇、日常的管理使用,直至员工离职等一系列流程,都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却忽视了组织内部的人事管理。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未能建立起合法完备的考勤、保密、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的能力较弱;或者缺乏劳动法律知识,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随意解除劳动关系等。这都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可能使企业陷入无休止的劳动纠纷中。
4、行政管理法律风险。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大学生创业的各个环节同样受到行政法规的制约,接受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监管。在企业设立和年检、广告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要受到工商部门监管;依法纳税、发票管理等方面要受到税务部门监管;此外,在食品卫生、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要接受卫生、质检、价格、环保、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大学生创业中,如果不熟悉所从事行业的法律法规,不遵从职能部门的监管,将面临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律风险,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
5、刑事法律风险。刑罚是最严重的惩罚。少数大学生创业者渴望成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比如:在企业设立中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在生产经营中生产、销售普通伪劣商品、诈骗、合同诈骗等行为;在知识产权中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侵犯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在行政管理中偷税漏税,虚开、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触犯刑律,构成犯罪。
三、创业组织终止的法律风险
创业组织终止是指创业组织主体资格的消灭。创业组织终止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一是未妥善处理存续期间的纠纷带来的法律风险。在创业组织难以存续时,有些创业者未能处理好债务、劳动纠纷等事宜,选择一走了之,从而导致纠纷加剧,并可能面临后续的诉讼风险。二是创业组织已终止而未及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导致创业组织被不法分子冒用带来的法律风险。三是创业组织本身存在的法律风险,如前所述,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等形式中投资者承担的是无限责任,不会因创业组织消灭而免除投资者的责任。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咨询律师 离婚咨询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