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案例>绿水青山谱写大地长歌

绿水青山谱写大地长歌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5-8-24 14:33:33>跟律师谈谈<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作为“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率先实践地,20年来,浙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成功绘就了绿色发展的时代长卷。这一长卷,随着“大地长歌——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艺术展”的举办被人们清晰看见;美术工作者对“两山”理念所蕴藏的中国文化观的洞见也在展览上显现。

  在中国人生活中,“山水”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源泉。“依山傍水”是中国人构筑生活的基本理念,“跋山涉水”是中国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旅行,“千山万水”是历经千难万险后的人生回望,“高山流水”是知音难觅的人生感叹,“好山好水”是对脚下大地的歌颂。山水,蕴含着中国人“修齐治平”的人生哲学。

  从此意义上说,“山水观”是中国文化观的形象显现,“绿水青山”则赋予“山水观”以具体内涵与实践宗旨。如展览所呈现,“青绿之歌”“美丽之窗”“山川之颂”“绿富之路”四大篇章,从多个维度立体展现“绿水青山”的行动实践、价值意义和艺术阐释。“青绿之歌”以版画、连环画、插画、漫画等形式,将二十载的浙江实践与重要事件连成通衢,谱成长歌;“美丽之窗”在艺术写生中展现湖州从“先行者”到“示范生”的发展蝶变;“山川之颂”以鸿幅巨制,展示“两山”理念的山水灵魂;“绿富之路”聚焦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生动刻画浙江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的种种创新实践。四个篇章共曲同歌,接续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深入实践,展示“两山”理念为之江大地带来的弘博而光辉的变革图景。

  不同于西方将自然看作对象化的客体,中国文化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纵观展览,创作者们对“两山”理念的理解愈发深入,他们不止步于对生态景观的描绘,更强调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像大型影像装置《山高人为峰:一次山水行动》通过20年间的访谈,挖掘湖州范围内20位典型人物、20个动人故事与20件纪念物,构建起“以人述事、以事映人”的微观叙事。气象万千的山水巨制,正是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古老智慧的生动诠释:作为一面镜像,“山水”映照出观者自身品格以及中国文化观的基础。中国禅宗强调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绿水青山”的提出正直入“山水观”的第三重境界。

  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领悟“山水”的“造化之机”,则照见“心中”的“创造之源”。“绿水青山”将“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观提升至方法论的实践高度。“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藏纳与生发无不隐含在山水的孕育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的不仅是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财富、经济财富,也是文艺工作者所拥有的文化财富。“大地长歌”的组织和实践,既是一次山水写生和绿色发展的宏大记录,更是一场“两山”理念深刻要义的精神实践,它包含了传承深厚的山水感知,开发着心物相通的家园经验,给予观者一种丰沛的精神启迪。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在建构着物我交融的文化场。今天,随着“绿水青山”时代图景日益动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亦在丹青意境中不断延展。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副教授)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4日 08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绿水青山谱写大地长歌”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