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杭州江干法院公告宣布,祐康系全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这个伴随杭州人20多年的老品牌,到底怎么了,以后我们还能吃到祐康的冰激凌和饺子吗?
昨天,祐康食品总经理朱青平紧急在朋友圈辟谣:大家伙放心,今年冰激凌、馒头不仅有得吃,而且会让大家伙吃得更好。
江干法院破产案件审判相关负责人说,祐康系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后,由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接管企业经营管理,后续将根据企业的资产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寻求外部重整,如重整失败,则进入破产清算,债权清算完毕后企业消亡。“目前来说,祐康食品集团还在正常生产,希望能有实力的外部企业来重整。”
祐康破产系列案件联合管理人负责人、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杰说,祐康系涉及企业众多,债权人众多,资产关系复杂,所以破产清算过程会比较漫长。在此过程中,也有接受外部重整,重新盘活的可能性。
回忆满满:杭州老品牌“祐康”
1992年,做过公务员、经营者的戴天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带领一班人,大胆进入了冷食行业,创办了杭州祐康食品有限公司。从杭州机场路上的一个小食品厂,到2008年进军房地产业再到成长为年营收超百亿元的多元化集团,祐康一路艰难又风光地走来。
对于杭州人来说,“祐康”是再熟悉不过的牌子。三伏天里的棒冰,方便的速冻水饺,还有大年三十的八宝饭,成长中关于“吃”的记忆里,总有“祐康”的影子。
2008年,祐康进军房地产业,剧情到这里开始变味。2010年,祐康集团宣布旗下拥有28家企业,8大业务板块。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业务纷纷被祐康收入囊中。海宁粤海包装、山东盈泰食品集团、小额贷款公司……当时,戴天荣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把祐康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
转折发生在2015年,浙江最大国企“浙江物产集团”突然发布消息:受祐康集团资金链危机连累,祐康食品公司于2015年11月16日进入停产状态。
2015年12月14日,停产28天的祐康食品恢复生产。但祐康破产传闻不胫而走,之后原本大力打造的祐驿站便利连锁店大面积收缩。
去年1月21日,祐康创始人戴天荣因病辞世,年仅56岁。
法院公告:祐康进入破产重整
创始人的离开使得祐康的命运更显唏嘘,昨天江干法院的公告算是揭开了有关破产传闻的实质性进展。
根据江干法院公告,法院是根据杭州祐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申请,于2017年9月11日分别裁定受理这些公司的破产清算一案。然后于今年3月1日指定了由多个律师团队和会计师团队组成的联合管理人。
公告的另一个核心信息是,这些祐康系的债权人应该在今年6月25日之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
法院指定了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等三家律师事务所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祐康系破产清算案件的联合管理人。联合管理人负责人、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杰说,他们是3月初开始接手各公司的,目前仍在相关资料交接过程中。
目前申请破产的7家祐康关联公司,除了祐康食品(杭州)以外,其他公司基本处于停业状态。
进入破产程序后,债权人即可通过邮寄、当面递交、网上破产平台在线申报等方式,申报对祐康系的债权。
昨天,江干区人民法院也启用了全新研发、正式上线的破产管理平台,并运用这个平台当场受理了祐康供应商和紫金府的业主的债权申报。
前来申报的杭州东安贸易公司表示,公司是祐康食品的供应商,尚有700余万元货款没收回。
同时,江干法院也视频连线了紫金府现场的业主。紫金府原本是祐康置业的项目,当2015年底母公司陷入重大财务危机时,母公司使用紫金府项目的土地证做了二次抵押,后来钱还不上了,导致业主们的房产证至今无法办理。
昨天在紫金府现场,也有管理人指导业主们在线上办理债权申报。根据相关法律,已经支付了绝大部分房款的业主,其债权地位还是优先的。
江干法院的破产管理平台开通仅半小时,在线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已达50余位。
祐康回应:冰激凌、馒头有得吃
昨天,祐康食品总经理朱青平在朋友圈辟谣:大家放心,今年冰激凌、馒头不仅有得吃,而且会让大家吃得更好。
“看来关心祐康的朋友们真不少,自己的电话、微信都爆了。”昨天,采访中,朱青平向钱报记者强调了以下几点:破产清算是公司层面的事情,并不会影响产品。祐康生产经营一切正常,祐康高管团队、所有员工都很好,目前企业还在招聘生产工人。朱青平介绍,祐康资金链危机是两年前祐康公司层面的事情。但祐康集团的主业是食品,一直很正常。
现在祐康集团整体进入法定破产程序。为什么破产了还能生产?
因为此“祐康”非彼“祐康”。简单来说,正在走破产程序的是原祐康集团部分资产。2015年年底,在祐康集团倒闭风波中,集团优质资产“祐康食品”被浙江物产中大集团通过“经营性托管”的模式,“救”了下来。
也就是说,如今的祐康食品业务已暂时归属于浙江物产集团。
就在本月初,记者曾报道,在2018年祐康食品冷饮新品发布会现场,朱青平首家提出“健康、体验、分享”冰淇淋品牌观,一口气推出15个行业创新的新产品。
昨天朱青平还透露,现在破产清算程序刚刚开始,将来会引入产业战略投资者,大家拭目以待,祐康食品会越来越好。
风起青萍之末。
尽管危机频传,但祐康正式进入破产清算流程的消息还是让老杭州们心生唏嘘:一个在浙江家喻户晓的老品牌,怎么说败就败了?
“一个做冷冻食品的,要卖出多少冰棍、水饺才能补上房地产的窟窿?”一位地产业内人士感慨,外行跨界地产往往只看到其中的风光,看不见风险。
“你赢了所有人,但你败给了时代。”一位年轻投资人则在朋友圈转发了祐康清算的消息后,如此评论。
祐康的破产清算刚刚开始,债权人名单尚不完整,时至今日,我们还很难判断到底是其主营业务疲软拖累了地产业务,还是莽撞跨界地产而牵连主业。
祐康今日的处境,或许值得每一个企业家思考。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祐康食品还在卖
在杭州朝晖路上世纪联华超市,记者看到超市一层南边的购物区是十数个大冷冻柜,祐康产品仅占据其中三列,以面点制品为主,各式口味的刀切馒头、花卷还算丰富。记者仔细清点了一下,生产日期由2月至3月不等,最近的一款商品还是3月22日刚刚出厂。
几家超市跑下来,情况大致类似,祐康产品还有在卖,但份额不多,主要以速冻面点和冷饮类为主,不过在记者停留的半个多小时里买者寥寥。“我以前可爱吃他们家的花卷了,比别家的味道都好,前几天我还来买过的。”一位50岁左右的顾客听说祐康破产清算的消息多少有些不解。
以后还能吃到祐康食品吗?不少买了20多年祐康冰棍、水饺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为此记者联系了世纪联华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超市每天仍在进货,目前销量稳定,未收到任何停产的消息。“我们也看到了(祐康)破产的新闻,但目前为止没听说要停产。”他告诉记者,从本周五开始祐康食品还将搞三天“满50减25”的促销活动,“就是要告诉大家祐康食品还能买得到、吃得上。”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世纪联华目前在售的祐康产品有60多种,其冷冻面点的销量一直能排进前五位。
记者从祐康食品相关负责人处也获得证实,目前祐康食品并未停产:“我们现在生产都来不及,好多产品脱销。”
一战成名三分钟,八年没“出坑”
相对在食品行业经营20多年积累下的影响力,祐康在地产圈一战成名只用了三分钟。
2010年3月25日,一个温暖的春日,祐康以近160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杭政储出(2010)18号地块,成为当时申花板块的新“地王”,从举牌到落定,前后不过三分钟。其时,祐康已经跨界地产两年,且在杭州城东有了一个地产项目“原筑壹号”,但直到拿下申花地块之后,杭州地产圈才开始正视这位入局的“新手”。
“地王”不好当。祐康拿下申花18号地块,雄心勃勃想要用这个项目奠定其在杭州地产圈的地位,却偏偏碰上了宏观调控,行业停滞,鲜有开发商能躲过那波冲击,何况一个新手——拿地后整整两年,该地块无法动工。
“两年,别的不说,单财务成本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一位资深地产人直言,祐康此前的原筑壹号项目就没有留下好口碑,要在当时已经集聚几乎杭州所有品牌房企的申花板块闯出名堂,谈何容易。两年之后,申花18号地块终于启动,以滨江·紫金府的案名正式亮相。当时本报曾作过报道,最初祐康对紫金府项目的定位是法式风格、高层+多层,而滨江集团将会输出品牌,负责该项目的管理、建设和销售,然后按照销售额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管理费用。其后,紫金府的进展鲜少对外公布,祐康与滨江的合作内幕更是从未披露。
“滨江在这个项目上也算是‘羊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滨江差点连代建费都收不回来,最后祐康将尚未出售的几套排屋和部分商铺作为代建费打包抵给了滨江,“照理祐康才是开发商,滨江代建、代销的责任已经完成,但直到现在业主一有事情还是抓着滨江不放。”
事实上,滨江在紫金府之后,再不提“代建”。“太受伤了。”这位知情人透露。而据记者了解,因为滨江与祐康同属江干区企业,碍于人情,滨江控股高层曾以私人名义借出一笔上亿元资金,至今未能收回。
剪不断理还乱的“官司”,破产或是出路
祐康到底是不是败于紫金府?
有人说是。“楼盘交付之前,都会有很多零零碎碎的费用要交,多的几十万,少的十几万,通常是由开发商支付。我记得紫金府刚交付的时候小区里很乱,因为有一笔垃圾清运费没有交,市政公司不给运垃圾,祐康不肯付,其实也就30万,对任何一家开发商来说都不算大钱,但当时祐康已经拿不出钱来了。”一位紫金府的业主回忆说。
有人说不是。“紫金府虽然是高价拿地,但它开盘时高层住宅已经卖到26000元/平方米,排屋卖到40000元/平方米,核算下来,在这个项目上祐康或许赚不了多少钱,但也亏不到哪里去,平平过吧。”一位开发商回忆说,紫金府一度是销售热盘,开盘后资金回笼很快。
那些销售回笼资金去了哪里?说不清。
祐康曾想以紫金府项目完成“华丽的转身”,说起来申花18号也是块好地,地块方正、配套成熟,还是学区房;但在地产圈里它有个代名词——“神盘”,拿地两年开不了盘,交付三年办不出证。因为它的土地证还抵押在银行。
两年前就曾有媒体报道,滨江·紫金府的土地抵押分为两大部分,涉及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的3.9亿元和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6.5亿元。其中的6.5亿元中包含了工商银行武林支行的3亿元人民币欠款。也因为土地抵押,紫金府在交付后迟迟无法办理三证,而这些欠款至今未还上。
但是,也有说法,此前祐康在省外的地产项目,可能才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做冷冻食品的,要卖出多少冰棍、水饺才能补上地产的窟窿?”一位地产业内人士私下感慨,外行跨界地产往往只看到其中的风光,看不见风险。
“破产清算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至少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财务账这回能算算清楚。”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账理清楚了,祐康品牌何去何从也才能有个方向。
破产越早越主动
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
“祐康食品凤凰涅槃后,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告诉记者,祐康集团破产,不但是正常的法律程序,而且越早越主动,对于企业影响越小,损失越少。
在杨轶清看来,这件事之所以引起那么多关注,恰恰说明祐康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破产重组对祐康食品是个利好,更重要的是,如果处理得好,还可以为类似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好的模式。
鸿雁电器总裁王米成——
最近王米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其在平庸中等死,不如在变革中求生。“过去,由于市场需求始终在增长,所以众多企业可以分食蛋糕,平庸企业也可以生存;现在,传统产品的市场需求难以持续增长,平庸的企业已经没有生存空间。”
他说,清算本身就是一种债务重组,是断臂求生的手段。
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
在听闻祐康破产清算后,周德文深表遗憾。事实上,多年来对浙江民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有深入研究的他,见过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这两年温州的庄吉、初旭等企业,都经历过破产清算的过程。”周德文说,在他看来,这些企业有着共同的原因,基本都是资金链断裂。
在周德文看来,企业经营不善就像一个人得了病,“如果真的病得不能医治了,最终进行破产,也是一条好的出路,只有走正规的法律程序,才能让债权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