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投资亏20亿市值蒸发630亿 上海莱士10跌停后逆转还是陷阱

投资亏20亿市值蒸发630亿 上海莱士10跌停后逆转还是陷阱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8-12-22 14:53:36>跟律师谈谈<

    仅仅在三年前,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因炒股赚的盆满钵盈、自身股价半年翻番。但如今,公司前三季度炒股就亏损高达11亿元,连续10个跌停,10天市值蒸发630亿元。

    11月20日,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莱士)控股股东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科瑞金鼎12月19日分别遭被动减持25万股、100万股。当日上海莱士跌停,报收6.81元/股,跌倒了历史最低点。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88年成立的中外合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12月21日,上海莱士开盘上涨,截至收盘,股价为7.02元/股,上涨3.08%。其实早在12月20日下午2点至3点之间,已经出现了买入力量。有投资者对时间财经介绍,这是有资金在“撬板”,虽未撬开,或预兆着今天大概率会上涨。

    但业内常识是,超跌反弹股一两日的行情完全说明不了问题。某长期关注股票市场的分析师告诉时间财经,“风险并未没有完全释放,估计还有15%至30%的跌幅”。

都是炒股惹的祸

    公司2015年初尝试证券投资。公司董事会决定,2015年拟使用自有资金10.00亿元用于风险投资,使用期限为2年。这一年,公司实际投入8.74亿元用于证券投资,据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投资收益8.75亿元。

    如此高的投资回报,上海莱士被业内称为“股神”。不仅买中的股票在涨,上海莱士自己的股票也喂饱了一批投资者。上海莱士股价一路从2015年初的45.62元/股飙升至8月最高点89.5元/股,8个月时间涨幅近一倍。

    在炒股尝到甜头后,2016年,上海莱士将投资额度上限提升至40亿元,使用期限扩展至3年。2016年公司在已有16.13亿股票初始投资成本的情况下,再投入9.3亿元,当年包括股票收益在内的总投资收益为8.29亿元。2015年和2016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高达47%、56%。

    公司的股票投资主要押宝在万丰奥威和兴源环境两只股票。万丰奥威从2015年年初的27元/股,半年涨至76元/股,涨幅高达181%,兴源环境从2015年初的47元,不到半年涨至120元/股,涨幅高达155%。

    可进入2018年后,股市行情急转直下。兴源环境先是迎来了停牌后的九跌停,后公司董事长辞职,控股股东兴源控股质押股份触及兴源环境平仓线被部分强行平仓。自7月2日复牌以来,股价累计下跌近七成。

    无独有偶。万丰奥威同样遭遇暴跌,从2015年年中的76元/股,一路下行至7元/股左右。而上海莱士连续补仓近2亿元,可谓损失惨重。

    2018年三季报显示,上海莱士投资收益亏损20.07亿元。比前3年投资收益总和18.47亿还多。投资亏损导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46亿元。公司称,“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公司证券投资产生较大损失,这是导致净利润亏损的主因。”

    12月7日,公司复牌后遭遇10个一字版跌停,市值蒸发630亿元。已有的下跌幅度是否已经释放完炒股亏损的利空呢?

    从简单的数据分析看,公司投资亏损和收益之差并不大,而且公司经过连续跌停已经达到公司股价历史最低点,霉运似乎已经够了。

    部分市场分析人士却认为,“连续跌停的股票,第一次开板往往都不是底,都有二次下探的过程。”上海莱士的利空并未完全释放,关键在于上海莱士下跌之后的市值仍有349亿元,普通资金很难接盘,只能尊重市场情绪。

“蛇吞象”并购

    除了爱炒股,公司还是停牌“钉子户”。上海莱士今年2月22日开始重组停牌, 11月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称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长期停牌之后。大批以停牌护盘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复牌。停牌近10个月的上海莱士在12月7日复牌。

    12月7日复牌当日,上海莱士提出近400亿元的重组预案,若此次交易能够顺利完成,将有利于上海莱士充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同时有望成为今年A股医药海外并购最大一单。

    上海莱士(002252.SZ)本次拟重组的是两笔资产均位于境外。一家是西班牙基立福(Grifols)的全资子公司GDS,该公司已有70多年历史,是一家专业从事免疫检测设备和试剂生产的血液检测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输血医疗中的核酸检测、免疫抗原和血型检测,是全球输血医疗行业的龙头。

    另一家是天诚(德国)制药控股股份公司(简称天诚德国),其下属经营主体为Biotest。Biotest是一家全球性产业链血液制品公司,于1987年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营业务为血浆采集以及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

    上海莱士表示,重组GDS将会增强公司在血液检测市场的实力,弥补国内血液检测行业产品和技术的不足,而收购Biotest,则可形成与上市公司之间采浆能力、血液制品产能的互补。

    虽业务协同,但业内也普遍表示质疑,质疑的关键在于,重组所需金额为400亿元,而上海莱士2017年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44.55亿元,远小于此次收购交易的作价,可谓典型的“蛇吞象”。

    因此,根据《重组管理办法》,本次交易属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需提交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但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要上海莱士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重组正式方案时予以明确。

    不应忽视的是,天诚德国公司和GDS公司两项资产都在海外,存在诸多审批及经营困难。并且,上海莱士现阶段并无海外拓展经验,2017年,公司主要营收来自华东和华南地区。

    由于无法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进行生产,只能自生,因此并购重组非常适合血液制品公司的发展。但是上海莱士在并购中未能很好控制其商誉,给公司留下隐患。截至2018年9月末,上海莱士商誉高达5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9.4%,也就是说,公司资产的一半是商誉。

主营业务存隐患

    剔除投资收益的影响,只看公司主营产品的财务信息,上海莱士也并未给出一个好的答案。纵观上海莱士过去9年的财务信息,公司毛利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7年扣非净利润6.15亿元,较上一年的8.99亿元由有较大幅度减少。今年8月份,上海莱士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扣非净利润下降的同时,利润的现金保障也有较大跌幅。从2015年至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扣非后净利润的比重逐渐下降,分别约为111.73%、70.97%和43.09%,这说明,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值的现金保障越来越小。

    公司的运营能力指标也有变差的趋势。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从9年前的0.47次,下降到2017年只有0.14次。同为血液制品行业,且市值和产品与上海莱士相仿的华兰生物,其总资产周转率也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为36%,远低于上海莱士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70%。

    上海莱士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09年的19.34天逐年上升,2017年更是陡然提升到123.48天,远高于华兰生物的81.11天。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也从2009年的296.29天,增长到2017年的503.39天。

    研发代表了公司未来的潜力。时间财经通过对比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通过近3年年报发现,前者研发投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2010年至2015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2015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达到165亿元,未来5年血液制品作为稀缺资源将维持高景气,预计2016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0%,在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0亿元。5年黄粱一梦后,上海莱士回归主业是否能进一步夯实行业地位,夺取更大的市场,还有待时间检验。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投资亏20亿市值蒸发”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