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力与美的融合

力与美的融合

时间:2025-9-14 9:51:20>跟律师谈谈<

    体育和艺术的渊源由来已久。先秦“六艺”中有射、御和书,古希腊则尊崇“自由七艺”和体育竞技,对“力与美”的追求深深刻进人类的骨子里。如今,体育美术成为诠释运动之美、弘扬体育精神的尤佳载体。正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展出的“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汇聚经典与新创作品百余件,为今天的体育美术创作提供启示。

  体育美术佳作应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视觉再现,赋予体育运动以历史性、象征性价值,彰显时代的精神气象。1983年9月,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徐永久在挪威卑尔根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竞走赛上赢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田径世界冠军。有感于此,田金铎于1985年创作了雕塑《走向世界》。这是一件极具时代审美的作品:女子竞走运动员矫健的身形、昂首阔步的姿态,恰如其分地融合了女性的人体美和竞走的运动美,展现了自信自强的精气神。

  随着中国体育健儿不断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世界看到了拼搏的中国,体育成为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也进一步带动了体育美术创作。诸如1984年徐启雄创作的中国画《决战之前》、1989年俞畅创作的雕塑《挑战》、1990年黎明创作的雕塑《崛起》等,它们与《走向世界》一样,将中华民族精神熔铸于创作之中。

  新世纪,新时代,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相继举办,为国人注入更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体育美术创作的规模和内涵也不断拓展。从自由创作到组织创作,从“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到“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大量的体育美术作品涌现,其中冰雪运动题材呈快速增长态势,艺术家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然而,坚持体育美术创作并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并不多,杨刚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一生热爱画速写,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用水墨速写的形式捕捉体育健儿精彩的比赛瞬间,以极强的抽象美和形式美镌刻运动美,既有转瞬即逝的临场感与冲击力,又有雕塑般的体量感和永恒性,别具一格。

  体育和美术各具特质,但对美、技术、韵律、身心的结合等方面的追求是一致的。应该看到,今天有很多表现体育运动的大尺幅工笔画作,但基本未能脱离参照相关视觉图像进行创作的影响。比如卢征远的彩色雕塑《活力四射》,像影像一样展现贵州“村超”的画面,将民族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民健身等主题连接起来,进行了积极尝试,但显然还不够。

  优秀的体育美术创作常常不是纪实性的,而是象征性的、鼓舞和激荡人心的,既奏响力与美融合的乐章,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期待诞生更多这样的追求美与卓越的精品佳作。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4日 08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离婚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  咨询律师  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力与美的融合”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