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专访张涵予:集齐了“海陆空中国英雄” 依然想演这一个英雄角色

专访张涵予:集齐了“海陆空中国英雄” 依然想演这一个英雄角色

时间:2019-10-6 11:16:57>跟律师谈谈<

   《中国机长》在国庆档公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5亿,张涵予饰演的“英雄机长”刘长健也将会长久地留在观众的银幕记忆中。在川航3U8633特情事件将要登上大银幕的消息传出后,比起创作上的种种未知,“谁来演机长?”反而成为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张涵予。

   在《一线》的镜头前,张涵予用他极富辨识度的嗓音回忆起当时情景:“我当时确实在想,如果这电影要拍的话,不管是谁拍,都有可能会找我演机长。”

   “因为我还是比较合适的。”他说出这样的话,一点儿也不会让人有异议。在《集结号》中饰演谷子地之后,张涵予迅速成为了银幕上的“硬汉代言人”。在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成功演绎杨子荣这一经典红色银幕形象后,让他的表演中的英雄色彩愈发浓烈。再加上他原本就富有魅力的嗓音条件,成为了英雄式角色的不二选择。

   之后张涵予接连出演《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也在情理之中了。一系列影片叫好叫座,也让观众给予了张涵予肯定和信任。也难怪在《中国机长》确定筹拍后,影片出品人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张涵予。广大观众的心声也是统一的:只要有张涵予,(这电影)感觉就稳了。

   相对于饰演杨子荣这样的戏剧人物,诠释英雄机长刘传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张涵予和他接触,揣摩他的动作神态,也在自己身上寻找和他在性格上的相契合之处。在拍戏的三个月时间里,张涵予“成为”了故事里的刘长健,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表演态度。

   “你应该一步一步地接近这个人物,是一个慢慢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你尽量把他锁在里面,不要出来,直到把这个戏拍完。我不可能做到我没戏的时候我就成了别人了,拍戏的时候就马上能成了机长的状态。我只能靠笨的办法,就是这三个月里面都是机长的状态。”

   因为电影拍摄的时间压力大,许多台词和情节都需要根据现场拍摄情况调整。在电影的尾声,朱亚文饰演的民航西南管理局的领导登机查看,看到早已不见踪影的挡风玻璃和凌乱不堪的机舱,什么都明白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怎么这么牛啊。” 这个台词其实正是张涵予调整的。原本朱亚文的台词是一些“官话”,张涵予让他打住,只需要一句发自内心的感叹,比说什么都强。

   除了表演上的功夫,作为影片的核心主创,张涵予也关心同组年轻演员的努力,以及幕后人员的艰辛。他形容年轻演员们都“攒着劲儿来的”,对于刘伟强导演的压力他也感同身受。

   当然,张涵予在表演上也有“局限性”——他很想饰演一次他心目中的英雄,毛主席。“也有剧组找过我,我说我外形实在是不像啊。演伟人,你得像才行,不然没有说服力。所以,可能这辈子也没有这个缘分了。”

责无旁贷:演“英雄机长”——我确实比较合适

   腾讯《一线》:于冬说,在确定电影要拍之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你,说给你接了一个大活儿。

   张涵予:对,他是从有关部门出来以后,还没上车呢就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要拍《中国机长》。我当时看完新闻以后,我从职业的角度想,这应该拍一个电影啊。但是我紧接着又想,这电影很难拍,非常难拍,人物展不开。

   没想到两三个月之后就接到了于总的邀约。我当时就非常赞叹对刘传健的这个举动,所以留心了一下这个新闻,查了很多资料。对机长的冷静、果断、临危不乱,由衷地感到崇敬。

   腾讯《一线》:那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有可能演,提前做个准备呢?

   张涵予:我当时确实想了,如果这电影拍的话,有可能会找我演机长,因为我还是比较合适的。尤其通过我跟刘传健的接触,我觉得我们有很多性格上的相似的地方。

   腾讯《一线》:你刚才也说了,人物展不开。展不开一个是剧作上的原因,一个是表演空间上的原因。

   张涵予:对,因为它就局限在30多分钟里面,机长不能离开你的驾驶座位,只是在这一个地方坐着。观众要看你怎么把它开回来的,又不能喊,也不能说,也不能在表情上面流露很多外化的表演。没有人跟你对手(表演),你说话谁也听不见,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只是最后结果是你把飞机成功地开回来了,成功地备降到成都的双流机场。

腾讯《一线》:而且在驾驶舱里面零下三十几度。

张涵予:零下四十度。极端缺氧,极端寒冷,并且所有的通信导航系统全部失灵。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突发事件前考验一个机长的就是沉着冷静。因为我跟传健聊天,刚开始我得从原形身上找一些东西,找一些他性格上的东西。我问他,我说那飞机到了那一瞬间你想的是什么?因为在这之前你能听到,网上现在有他当时跟塔台的对话,非常轻松,机长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没有听到塔台上这段对话,演员演的话可能会加重,一加重就不真实了。

但是,当我我问他,你当时想的是什么?他和我说,他到的是:‘这一趟走远了,可能回不来了。’

腾讯《一线》:这是在他跟你交流中才袒露的心声。

张涵予:对,这是真实的。

腾讯《一线》:因为在他的采访中,他说的是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想把副驾驶拽过来。

张涵予:一定是这样的。他第一个想法是走远了,但是他这一闪念后,这一瞬间他紧接着想的就是我的这个飞机绝对不能失态,我要保证飞机的姿态。哪怕有最后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瞬间的缓冲之后,他就能够想到,我得把这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给带回去。一个是生命,这么多人的生命,飞机是国家财产,最重要的还是中国民航的声誉。如果出现重大的灾难,对整个中国民航的声誉也是不好的。所以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加上他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把这架飞机最后平安的备降到了双流机场。

腾讯《一线》:你和他接触的时候,他有没有更多地透露出当时这一面的情绪呢?

张涵予:没有。他对我说,在最后飞机降落以后,最后到客舱里面去跟袁泉握一下手那场系,他说这一段是最好的,跟他当时是一模一样。我拍摄时是不知道的。

他说当飞机落到了成都机场的时候,三个人在驾驶舱里谁都没话,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机长必须要巡视一下客舱才算完成飞行,他走出来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千言万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沉默。然后他在驾驶舱里说了一句,我们运气不错,都还活着。这是唯一的一句,说完这句话以后这三个人好像才醒了一样。等于穿越回来了,你明白吗?真的是一个奇迹,普通的观众大家不了解这个奇迹有多么的奇迹。

腾讯《一线》:电影最后,民管局的领导进去看了一圈出来之后说,你们怎么这么牛。这些在剧本上是如何表述的呢?

张涵予:词是我改的,我给改的,原来说得很官话。说了一大堆这啊那的……我说都别说了。你看完驾驶舱以后出来,你是最专业的人了,你应该就说一句——“真牛X!”当然那个“牛X”不让说啊。所以就说了,怎么那么牛啊。

精益求精:塑造当代英雄——不能用太多想象力

腾讯《一线》:我们看到剧中对机长的前史交代并不多,只有一张照片,有一句台词。之前有考虑过把机长更多的个人经历进行展现吗?

张涵予:我们刚开始也考虑过了,很想拍一些当年空军时候的事情,后来一想可能会分散主题,其实没有必要。因为这个电影,有一部分想法是想把它拍成半纪录片似的,那样才更真实。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艺术处理,加了商业元素在里面,所以做了很多的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只是想做到这35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告诉观众,是什么样的人把把这架飞机平安地备降到了成都机场。能做到这一点,这个电影就成功了。

腾讯《一线》:比如说之前那天在重庆群访的时候,大家纷纷起立说机长好。大家说你有不怒自威的气场在里面,这些是你加入进这个角色的吗?

张涵予:也并不完全是。一个演员当你接到一个角色以后,实际上你应当在看完剧本以后,就有一些化学反应。你应该有这个能力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幻化成这个人物,一步一步地接近这个人物。你尽量把他锁在里面,不要出来,直到把这个戏拍完。我不可能做到我没戏的时候我就成了别人了,然后拍戏的时候马上成了机长的状态,我做不到。我只能靠笨的办法,就是在三个月里面都是一个机长的状态。

腾讯《一线》:刘长健本人和你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张涵予:有很多。他本身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挺严肃的,话不多,每一句都说在要点上。你能感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一个人。后来我们了解到机长这个职业,每一个机长都应该是自律的。他不仅承载着巨大的责任,而且中国的航空事业也在飞速发展,他还得跟上这个节奏,然后平时得锻炼。如果每天都泡吧喝酒去,第二天怎么飞?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像这个事件,刘传健一口气憋了4分钟。我们电影刚开始就是冲凉水澡,他在冷水澡里面一口气憋4分钟,这种功夫对他处理这个事件身体上面首先就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他当时瞬间身体不行,心脏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一口气没吸上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腾讯《一线》:您跟机长接触很多,而且你又见到很多他们私下的一面,像哪些活泼轻松的一面,是没有放在电影里的呢?

张涵予:太多了,展现不开了,展开以后就有一点乱了。现在我觉得有一些情节和后面有一些镜头,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还有一点多,但是观众反映不多,观众想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结局,想知道他们后面都怎么样了。所以我们特意加了一个一年以后,我们一起吃了一个火锅。

实际上我们广大的乘客不知道,每一架飞机起飞都有上千人的团队在保障这架飞机,你八点钟的飞机,最早起来的是三点,地勤人员,航空,塔台,机组,餐食,这一路的天气,对面的机场等等加起来保障这一架飞机。他们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乘客应该有时候遇到晚点,行李晚一点的时候,多一点包容和理解。

腾讯《一线》: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全景式地展现了民航的各个部门。

张涵予:对,每一个部门,塔台、空管。

腾讯《一线》:你们和机组成员们是怎么相处的?

张涵予:第一天我跟他认识就是他们复飞那天,我在驾驶舱陪着他们。因为事件之后他们机组都要进行生理和心理上面的治疗,大概半年多。这期间有很多亲戚朋友,包括同事问刘传健还飞吗?还能飞吗?因为必须要把心理障碍去除掉,闭上眼睛就是玻璃爆的那一瞬间,然后整个,你想想他第二次进驾驶舱能不看那块玻璃吗?当他看见那块玻璃的时候,是个人心理上就会有压力,阴影一定会有。那你怎么操作飞机?你不会老想着那个玻璃又要爆吧?这就是心理障碍。所以要克服这个缺陷。刘传健当时就说,我当然能飞了。所以你能想象这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

腾讯《一线》:当时有没有把自己内心的煎熬和伤后应激放在电影中呢?

张涵予:我们没有时间展现这个了,马上飞机一降落就完了,那都是后来的事了,拍后传的时候可以。

腾讯《一线》:自己看到电影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

张涵予:我自己拍的但是我看得都很紧张。尤其飞机穿云的时候,太恐怖了,那一瞬间就解体了。我们请了好莱坞的团队做我们的特效,花了很多钱。这个团队是当年给《萨利机长》做特效的,但是那是他们十年前的水平,他们看完我们拍的素材很激动,他们说有这个素材我们很有信心,素材拍得非常好。

腾讯《一线》:听上去这次还像制片人一样,各个环节都需要操点心。

张涵予:对。因为这么好的一个题材,这么好的一个英雄故事,我们不想把它浪费掉。或者我们没拍好,那就是我们电影工作者的失职。

腾讯《一线》:这次跟刘伟强导演合作,你觉得他有什么变化吗?

张涵予:首先,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另外这一次刘伟强导演跟往常不太一样,这次压力比较大。这个电影的拍摄受关注程度太大了,我们拍摄的过程中民航领导多次去探班,川航领导去探班,电影局领导去探班,博纳的于总去探班,每一次探班实际上都是给导演和剧组无形中的压力。大家都这么关注这个电影,那么我们电影工作者就应该加倍努力一定要把这个电影拍好,所以刘伟强导演的压力很大,他解压的办法就是喝酒,他在现场准备一瓶威士忌,不停地灌,喝完以后他很兴奋,然后他就有创作冲动。

腾讯《一线》:因为这一次也很很多年轻演员合作,这帮年轻演员合作中您感觉他们身上的压力吗?

张涵予:他们你能感觉到攒着劲儿来的,想演好这个角色。你看欧豪他最年轻,能看出这孩子演戏他是认真的,走心的,他是想演出这个角色的个性。每天要化三四个小时的伤妆,他得起特早来做这个工作,然后衣服扯得乱七八糟的,每天挂在窗户外面。开机的时候‘一二三’,‘嘭!’一下他就得窜出去。驾驶舱那个窗户很小,他每次都必须钻特准,钻不准就撞上了。钻出去之后还有大风吹他,我们那个机舱里面埋了很多风口,大概吹起来有十级吧,十级大风,因为刘伟强弄了三个三米高的大气罐,在那边攒足了气以后就把这个气输到我们驾驶舱里,驾驶舱里面还埋了七八根管子。

杜江也是很努力的,他跟梁鹏关系特别好,第二机长是个非常乐观,非常活泼的一个大男孩,杜江就抓住了他的特点,他想把这个人物乐观的那一面展现出来。

袁泉是一个用心演戏的演员,你能感觉到她很认真,用心在感受,感受这个人物,你得抓住人物去塑造人物,而不是说你超出人物去胡演,那肯定不行的,因为原型人物活生生的都在这呢。你不能用过多的想象力,你演杨子荣的时候可以用想象力,你演缉毒队长的时候也可以有想象力,但是共性不能跑了。

腾讯《一线》:最后,自己演过了这么多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张涵予:我心中的英雄是毛主席。毛主席就是我心中唯一的一个民族英雄。

腾讯《一线》:这么多年有过让你演毛主席的机会嘛?

张涵予:有,他们找过我,然后毛主席的外孙女冬梅也跟我说过,说哪回你演一次咱们老爷子,演一次主席吧。也有剧组找过我,我说我外形实在是不像,还有人找我演邓小平的,演70多岁的邓小平,我说我跟小平同志也有一点差距,演毛主席更有一点差距。首先这些伟人你得像才行,得像才行,没有说服力。所以可能这辈子也没有这个缘分机会了。

腾讯《一线》:而且以后都成为中国英雄代言人了。

张涵予:都是平凡的英雄,平凡的小人物。刘传健说,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非凡。

腾讯《一线》:就像你作为演员一样。

张涵予:不,还是一个普通的电影工作者。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专访张涵予:集齐了“”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