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案例>从难得一见到融入生活

从难得一见到融入生活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5-5-2 20:36:13>跟律师谈谈<

    来到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不大的院落里,海棠花开得正盛。几排平房错落分布,水泥路面透着质朴。

  “这原先是北京金漆镶嵌厂南厂区。”柏群(见图,本报记者施芳摄)说,他的父亲柏德元15岁进厂,成为金漆镶嵌工匠,一辈子没离开这个行当。“我从小在厂区里玩,见过许多精美的金漆镶嵌作品,太震撼了!”

  金漆镶嵌,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施以镶嵌、雕填、堆鼓罩漆、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细工等装饰技法。这项曾经由皇家专享的工艺,工繁料贵,制成品雍容华丽。金漆镶嵌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都是北京传统工艺,被称为“燕京八绝”。

  “鼎盛时期,厂里有2000多员工,产品远销海外。”柏群回忆,上世纪90年代,企业经营压力很大,工匠不断流失。

  “这么好的技艺,可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经过父亲再三劝说,2003年,柏群辞去原工作,“归队”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

  “金漆镶嵌技艺需要逐步恢复,尤其一些失传的技艺。”柏群的目光首先瞄准了“梅花断”。这项起源于宋代的断纹技艺制作工序复杂,灰漆层要根据作品面积的大小、形态和断纹艺术风格的要求,掌控好各种原材料的配比和髹饰厚度。

  柏群牵头组建研发小组,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花了一年时间,把这项失传数年的技艺“复活”。柏群还打破了手工艺口传心授的老传统,运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了工艺全过程。

  2014年,柏群带领多名漆艺大师来到故宫,承担修复17件(套)珍贵文物的任务。其中一驾马车,落了厚厚的灰,原先明黄色的漆面变成了咖啡色。工匠先用棉签蘸上特制的清洗液,小心翼翼除去灰尘,又精心修复残损漆面,整个过程历时5个月。“我们利用断纹技艺,使漆面呈现自然的裂纹,修旧如旧。”柏群介绍。

  “金漆镶嵌作品非常精致、大气,但平时难得一见,要让更多人喜欢这一传统工艺,前提是先让人看到,要努力推动传统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柏群说。2010年,他联合近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创建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2020年升级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2022年,他创办的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开馆,收藏、展示传世佳品、当代工艺美术大师艺术精品等,共计300余件(套)。

  2021年至今,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建立4所校园展厅。围绕展品,莫旗民族实验小学开展“八绝文化传播大使”讲解员大赛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柏德元2019年离世。“继续努力”!这是柏群整理遗物时,在父亲手机中发现的一条语音记录,这句“遗言”给了他莫大的鼓舞。“现在,我取得一些成绩,都会给父亲发一条信息,告诉他我会‘继续努力’!”柏群说。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2日 05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从难得一见到融入生活”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