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鹭岛拥军!”近日,在福建省厦门公交集团的400多条公交线路上,全面上线了这则拥军语音播报。现役、退役军人及“三属”持优待证乘公交车时,都会响起这句清脆的提示音。“致敬最可爱的人”“老兵,您好”……近年来,多地都为公交车设置了优待证专属提示音,于细微处体现了尊崇关爱,彰显了军民鱼水情深。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军地双方要密切协作,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战争年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民谣广为传唱,正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双拥传统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服务保障军队建设改革,人民军队支援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不断为军爱民、民拥军写下新的注解。
军爱民的作风,在一心为民中体现。地震发生时、洪水肆虐时,人民子弟兵永远坚守在最需要的地方、冲锋在危急关头,战斗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线。群众口中的“有你们在,我们放心”“永远相信人民子弟兵”,凝聚着信任,更意味着千钧重任。当下正处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子弟兵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宗旨,切实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素质,锻造出能让群众心安的打赢能力,为国家和人民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民拥军的传统,在尊崇热爱中传承。如今,“光荣之家”的金色牌匾高悬在广大军人家庭门前;在车站、机场、码头等场所,“军人依法优先”的标识处处可见;许多年轻人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设为手机壁纸,用行动诠释对军人的敬意……对军人的尊崇化为行动,真挚的关怀温暖着兵心,军人荣誉感得到进一步激发。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提升拥军质效,积极服务练兵备战,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同时回应好官兵期盼,传递关怀温暖,激励军心士气。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新征程上,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深入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更好发挥其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军地团结奋斗、携手共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