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信息量最大的年终奖报告:这个行业力压金融业、房地产业

信息量最大的年终奖报告:这个行业力压金融业、房地产业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9-1-31 10:43:15>跟律师谈谈<

   往年春节前一个月甚至更早,朋友圈都会被各种年终奖的消息刷屏。不管是为了展现业绩还是为了公关、招聘目的,年终奖成为了不少公司比拼的一项资本。

   1月29日,由腾讯理财通等机构联合调查的《2018年终奖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在调查了全国多个城市年终奖数据后,这份信息量巨大的报告从地域、行业、年终奖金额等多个维度展示了身在职场的国人年终奖现状。

记者注意到,报告展示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重庆和西安在年终奖城市排名中冲进前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

   能源/矿产/环保行业力压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成为了年终奖排名最高的行业。

   超6成受访者年终奖未过1万元门槛,4成受访者年终奖不及预期。

   5成受访者表示2018与2017年终奖持平。

   超5成受访者年终奖理财倾向互联网理财平台,倾向投资股市的受访者不足1成。

上海在年终奖城市排名中第一

   报告显示,重庆和西安在年终奖城市排名中冲进前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而在全国年终奖城市排名中,前三由上海、北京、深圳三座一线城市占据,非一线城市的重庆和西安,排在第四和第五名,而广州则未排进前五。

能源/矿产/环保行业年终奖排名第一

   比较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能源/矿产/环保行业在年终奖行业排名中位列第一,力压过去人民印象中年终奖丰厚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报告显示,全国年终奖行业排名前五分别是:能源/矿产/环保、政府(公务员)、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和商业服务。

超6成受访者年终奖未过1万元门槛

   报告显示,超6成受访者年终奖未过1万元门槛,4成受访者年终奖不及预期。其中,61.3%的受访者年终奖未过万元门槛,22.5%的受访者年终奖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只有1.7%的受访者年终奖在10万元以上。47.1%的受访者年终奖金额与期望值持平,41.4%的受访者年终奖金额比期望值少。

5成受访者表示2018与2017年终奖持平

   报告显示,5成受访者表示2018与2017年终奖持平。其中,55.4%的受访者2018年年终奖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20.2%的受访者2018年年终奖比2017年增加,24.4%的受访者2018年年终奖比2017年减少。

一半受访者年终奖理财倾向互联网理财平台

   报告显示,超5成受访者年终奖理财倾向互联网理财平台,倾向投资股市的受访者不足1成。报告显示,51.6%的受访者倾向于在互联网理财平台进行年终奖投资理财,47.8%的受访者倾向于在银行进行年终奖投资理财。

   近一段时间股市的低迷影响了用户理财行为,只有7.4%的受访者倾向于在股市进行年终奖投资理财。

年终奖是一把“双刃剑”

   记者了解到,从法律的角度讲,年终奖不是必须,企业不发年终奖并不违法。但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或者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对年终奖有明确规定,单位就应该按照约定或规定发放。

   但年终奖流行背后,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比如它是体现公司温情和人文关怀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公司形象、吸引人才的招数。

   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40%的人明确表示年终奖会成为选择是否跳槽的重要因素。

   但是年终奖并非总是带来正向作用,它是一把双刃剑。

   “我坚决反对年终奖的制度,年终奖制度是最落后的制度”,华为任正非曾对媒体表示,他认为应该强调项目奖,过程奖,及时奖,比如应有50%幅度的过程奖在年终前发完,如果发不完剩下的也不会发,以此逼迫各部门积极推行过程奖。

   据信息时报,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年终奖作为年底红利,职场人应理性看待,确定一个雇主是否优秀还要综合考量企业文化、企业前景、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要善用激励政策,多方衡量,使得年终奖既能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又能让员工感受到温暖和诚意。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 律师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信息量最大的年终奖报”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