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Uber招股Lyft上市,网约车的春天来了吗?

Uber招股Lyft上市,网约车的春天来了吗?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9-4-13 9:20:53>跟律师谈谈<

   春暖花开时节,网约车行业在交易所内上演了争奇斗艳的一幕。3月底,美国网约车巨头Lyft抢先于Uber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作为网约车巨头、超级独角兽的Uber也不甘示弱,在本周四也公开提交了IPO申请,拟在纽交所上市。

   不仅只有这两家巨头紧盯着二级市场:滴滴上市的传闻已久,东南亚的网约车Grab、Go-Jek、Ola也在积极吸收国际融资。

   Lyft和Uber的上市对网约车行业来说,是否添加了一剂强心针?两家超级独角兽的实力悬殊怎样?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量级不同,Uber和Lyft怎么比

   Uber于2009年成立,2010年六月,Uber的业务在旧金山正式上线。由于出租车业务在当地供不应求,网约车的出现及时补充了需求的短板;再加上移动定位技术的发展,Uber大受欢迎。网约车行业“拓荒者”的Uber在上市之前的估值就达到了1000亿美元以上。

   2012年才成立的Lyft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线。Lyft最初使用Facebook作为连接司机和乘客的媒介,粉色胡子装饰和提供充电器等小心思都强化了Lyft的社交场景;对司机进行严格的面试审核则保证了行车安全。但是注重用户体验的Lyft在线上扩张上远远不及Uber,上市之前的估值仅为200亿美元左右。

   除了在市值上和Uber不是同一个量级,Lyft和Uber的营收和日均交易单量也不可同日而语。以2018年8月为例,Lyft的日均交易单量为100万,Uber的日均交易单量却达到了1500万,是Lyft的15倍。

   Lyft在去年亏损了9.11亿美元,开盘首日破发,引发了市场对网约车行情的担忧。产业体量更大的Uber也难逃亏损的命运,2018年Uber的亏损高达18亿美元。

双头垄断,Lyft稳步向前

   虽然公司体量远远比不上Uber,Lyft的市场占有率却一直在稳定上升。2018 年底,Lyf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39%,在两年内上升了 17 个百分点,到2019年2月也稳定地维持在30%左右,和市场占有率为67%的Uber形成双头垄断的局面。

融资角逐推动Uber和Lyft不断创新

   两家公司的融资启动时间非常接近:Uber在2009年8月份开始第一轮融资,Lyft的前身Zimride在2008年7月也开始了融资历程,此后两家公司开始了长达10年的融资角逐。

   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两家开始在服务方面进行迭代:推出高端车型、涉足自动驾驶业等行为,都是竞争催化出来的创新之举。

滴滴、Grab、Go-Jek、Ola会成为下一个亚洲的Uber和Lyft吗?

   优步中国最终在中国被滴滴收购,Lyft也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依然蓬勃发展起来:滴滴作为国内网约车的超级独角兽,如今的估值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Grab有软银的支持,意在占领东南亚市场;Go-Jek获得了一系列美国和中国公司的领投,发展迅速;Ola Cabs在印度市场一支独大。

   网约车上市的缺口已经被Lyft和Uber打开,资本正在疯狂涌入网约车市场。Uber和Lyft神话是否会在亚洲获得复制?这些公司正在用行动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Uber招股Lyft”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