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一张火车票背后的春运变迁:从“只管走得了”到“关注走得好”

一张火车票背后的春运变迁:从“只管走得了”到“关注走得好”

时间:2019-1-29 10:49:04>跟律师谈谈<

   从1954年起,每年腊月,在浩瀚无垠的中国大地上,都会有数以亿计的人群从一个空间迁移到另一个空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口流动奇观——大家管它叫“春运”。

   春运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这个词真正出现是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到目前为止,这个全球最大的人口迁移已经持续了38年。这38年间,中国GDP从1980年的4000亿元飙升至90万亿元,春运总人次从1983年的1亿人次到2019年的预计30亿人次,数字的上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水平和交通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参与春运的人则是通过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这些变化与变革。

从1.24亿人次到29.9亿人次

   每年春运,中国有多少人以“乘客”的身份而存在?翻阅报纸,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数字的变化。1983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消息称:据分析,1983年春节客运将达1.24亿人次;而到1993年,我国春运期间客流量突破10亿大关;2003年,春运客流量总人次突破18亿;2013年间,春运客流量总人次突破34亿……

   据预测,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为29.9亿人次。从1.24亿到29.9亿,我国春运期间客流量增长了约24倍,但不同的是,以前人虽少,回家却很难,如今人多了,回家却简单多了。

   直到现在,铁路依然是春运期间的主力交通方式,但在早期的春运,火车出行可以说是一种折磨。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铁路客运的主要车型是“绿皮车”,它的运行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左右,车厢里座椅是绿色的皮革,没有椅罩,一边三个座,一边两个座,车内没有空调,冬季需要依靠锅炉供暖。

   春运期间,一车厢挤得人满为患,喘不过气、双脚悬空、前胸贴后背都是常态,能站的地方都站满了人,甚至洗漱池上、厕所里都挤着人;空气里弥漫着汗水、袜子以及各种味道、车厢里充斥着嘈杂的各地方言和口音;到了饭点,乘务员的餐点车只能靠托着从人群上空抬过;在这种条件下,能上车都是一种奢侈。

   有老列车员就透露:“当时一节车厢定员一般是118个座位,而早年春运的超员率可以达到200%,甚至有时候车都开不了。一挤就是十几个小时,大家都精疲力尽。”

   那是一个“车窗当作车门开”的时代。从买票、候车到上车,都是一个分秒必争的过程,讲文明礼貌就回不了家。插队、爬窗、奔跑都是为了回家的手段,挤上火车的那一刻,就是阶段性的胜利。一位女士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春运表示:“上车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片浮萍,在人流里东倒西歪惊涛骇浪。”

   那是一个“棚代客”的时代,把货车当作列车用,只为缓解春运压力。这种货车内没有座椅,甚至没有窗户,空气不流通,条件十分恶劣。

   “走不走得了”,是那个年代春运时节里乘客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而随着2004年中国开始高铁建设,铁路出行的舒适度逐年得到改善,也让人们从只关注“走得了”,变成了更多的关注“走得好”。

   《财富》杂志曾这样报道:“在10年时间里,中国投入了3600亿美元建设资金,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铁线路从零开始增长到了2.5万公里,许多省会城市可以在8小时内抵达北京。2017年,超过3000公里的新铁轨被投入生产,这将进一步减轻其他公共交通的压力。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将达到3万公里,将全国80%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到2025年,高铁线路将达到3.8万公里。”

   不仅如此,从1998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连续六次提速,既有线提速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铁路既有线时速120公里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227公里,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019公里,越来越多人可以更快地回到自己的家。

   “我爸妈以前都不愿意出门,更不用说春节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坐车环境也好了,才愿意出去。”对于王先生一家来说,出远门曾是一种折磨,在他携家眷口来到异乡十年后,他才第一次在春节期间回了一趟老家。

   作为乘客,王先生明显感觉着乘车环境的改变:“最大的感觉就是首先,车站环境变好了。我们这边这个车站是新修的,什么都有,空调、电梯、热水、人脸识别进站都有,卫生间也干净了,以前有些卫生间脏得都不想去上厕所的。然后车厢里面,也有充电口、免费wifi,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现在车票也不贵,又快,比我们自己开小车回老家还便宜。”

   出行的折磨,陈女士也深有体会:“我大学时候回家带的东西都比较多,在车站转车的时候,没有电梯,我就一个人提着两个行李箱、背着一个书包,要提下那个很长的楼梯,提不动嘛,磕磕绊绊,有一次就因为那样箱子轮子那里被我弄坏了。现在至少有电梯了,方便很多。”

   从一种折磨到舒适出行,作为乘客的我们,共享着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清晰明确的向导、智能化的人脸识别进站口、干净明亮的车站,整洁的卫生间、舒适的座椅,便捷的电梯、多样化的餐饮店铺,都标志着候车环境和进站程序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在车上,乘车环境不再“脏乱差”了;服务人员不再爱理不理了;高铁上可以实时点餐,吃到肯德基、麦当劳的外卖了;推销员也不再只会唱“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了;除了卖书卖报,车上也开始卖充电宝、数据线了;细心周到的乘车服务不断提高着我们对出行的好感,出行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成为一种安全、舒适、体面的享受。

   和乘客乘车环境一起改变的,还有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过去九十年代,火车条件十分简陋,冬季需要人工烧煤供暖,夏季车厢内只有风扇,热得不行,驾驶员的日子也非常难熬;如今,车厢里已经安装了空调,驾驶系统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驾驶环境已经非常宜人;过去,铁路工作人员穿的都是劳保服、劳保衣,现在已经变成了商务化的着装,看着更大气了。

从绿皮火车、长途汽车到多元化出行

   虽然高铁的出现让运力大大提升,但目前依然无法满足所有乘客的出行需求,仍会有大量的乘客不能通过乘坐火车回家,不过多元化的出行方式的出现早已让铁路出行不再是唯一选择。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自驾车回家,这也带动“拼车”回家成为一种时尚。本世纪初,拼车回家在广东沿海地区已经开始流行,不过当时的拼车属于集体包车的形式,一般需要凑够几十人才可成团。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拼车渠道得到了拓展,车主和乘客可以在出行平台、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上很方便地发布信息,自由拼车。

   而在更高的天空里,航空运输正日渐成为春运中的一匹黑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机票的价格还非常昂贵,且航线少,飞机少,航空运输只是有钱人能享受的奢侈品。曾在一篇报道里,一位相关人士回忆到:“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从重庆坐飞机到成都,一张机票价格54块钱,54块钱在今天来这点钱不算个啥,但在当时,可能就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半个月的工资收入。”

   这一情况直到1993年才有所好转,这一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放宽了对普通乘客购买机票的限制,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得以发展。随着千禧年的到来,国家经济发展,老百姓开始有钱了,“坐飞机回家过年”才成为一件常事。

   很难想到,在1959年的人民日报上,曾刊载过一篇谈春节客运的社论《对春节回家旅客的几点希望》。其中有一点提到:“凡是路程比较短、步行一天可以到达的,最好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的尽可能骑自行车,不要去搭坐火车、汽车和轮船。”——而改变这一切,仅用了60年。

从一票难求到网上抢票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和信息行业尚不发达的那些年,春运一票难求的状况维持了很多年:黄牛常年猖獗在车站内外,一张车票甚至可以卖出数倍的高价;许多人为了能买到票,售票前夕就在火车站打地铺睡下;排队买票的队伍往往能排得老长,售票大厅里人山人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2010年,火车实名制开始启动;2011年,网上售票开放;2013年12月8日,12306手机客户端正式开放下载,通过手机就可以在线购票。如今,自助刷脸进站机、自助售票机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购票成本。

   在外务工的张阿姨就告诉我们:“以前我和老伴在外面做活,过年总是要到火车站去买票,现在叫儿子在网上帮我们买票就可以了。”除了这些便民的软硬件服务,各类抢票软件也措不及防地闯入了我们的朋友圈,“加个速呗”已经成为大家挑战春运的常态。

从与世隔绝到智能通讯

   今天,所有我们享受到的便捷的服务几乎都离不开这枚小小的手机。通过它,乘客们可以连通到无数个地方,享受到各式各样的服务,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在十年前,车厢内的人们还鲜少使用智能机,一部诺基亚可以走天下。旅途无聊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学生拿出MP3/MP4听歌打发无聊的时光;更早之前,连手机都没有,流行的是大哥大、BB机和收音机。

   这些年来的春运,越来越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智能手机,玩上了电子产品。iPad、笔记本电脑、iPod、单反相机处处可见。

   通讯设备的改善离不开通讯设施的支持。以前,乘客坐在车上经常断网,出了大城市动不动手机就显示无信号,回到村里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如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覆盖移动网络,村村通连接起了农村小镇的千家万户。坐在火车上,除了经过隧道、山洞等封闭地区可能会收不到信号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能连接到网络;而随着5G的建设,未来的我们能够在通讯网络上有更多的畅想空间。

   通讯的革新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车厢活动。经历过上厕所都举步维艰的时代,伴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好转,人们开始在春运的旅途里进行一些休闲活动,比如打牌、读书、看报、闲聊……而在1989年从哈尔滨开往北京的18次特快列车上,第一次出现了电视机,全车厢的人都抬头聚精会神地看电视。

   当智能手机及相关设备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车厢里的休闲元素又一次变了:小孩子看的动画片从奥特曼到喜羊羊再到小猪佩奇;成年人也从QQ、语音通话、短信发展到了逛淘宝、发微信、看视频、刷抖音……最重要的是,手机让我们不再“与世隔绝”,无论是在车厢里、还是在老家,我们都可以通过小小的屏幕随时切换自己的身份,与他人建立起连接,共享这个时代的新变化。

从返乡过年到反向过年

   近年来,一个词很流行,叫做反向过年。以往,都是子女返乡过年,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在城市里买房定居,开始把父母接到城市里来过年。

   虽然和“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相悖,但是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便捷的过年方式——通过错峰运输的方式,把父母提前接到城市里过年,规避了春运高峰,也降低了家庭出行成本。

   其实,不论是返乡过年还是反向过年,亲人团聚才是过年最重要的事。辛弃疾曾写到: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无疑是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过年也如此——当回到家,还有自己的家人在守候,那就是最幸福的年。

   外国歌手苏菲-珊曼妮曾有一首歌《going home》,后来王菲把它翻唱成大家熟悉的《乘客》,虽然两首歌唱出了不同的意味,但不少人依然为歌里那句共同的“yes i'm going home是的我要回家”而触动,仿佛能体会到坐在车厢里,窗外的景色一幕一幕往后退去,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的感觉。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一张火车票背后的春运”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