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遭遇严控房价,中介高价收的房砸手里了
近日,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住房大数据项目组发布的2018年10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称:热点城市住房租金已由7月时的快速上涨发展至8、9月的稳中略降。
《报告》列举大数据住房租金指数监测显示,今年前7月部分城市住房租金快速上涨,并于7月达到涨幅峰值,当月28个重点监测城市房租平均环比上涨1.145%。到了8月和9月时,重点城市住房租金水平轻微回落。其中在8月,29座样本城市住房租金平均环比下跌0.11%,杭州、西安、上海、天津、广州、北京、长沙、厦门、东莞、合肥、深圳、佛山等城市租金涨速均有所回调。
《报告》分析称,8、9月租金止涨,主要受到各地政府对租金上涨调节干预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住房租赁市场立法滞后,相关市场规则欠缺,导致住房租赁市场秩序混乱,租房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少数企业利用资本杠杆争抢房源垄断市场,推高了北京、上海等租赁房源相对不足城市的租金。
《琅琊榜》丨玩砸了,得认
租金走势的变化在微观市场上的直接表现是,部分中介经纪人抬高价格收来的房源,还没来得及租出去就砸在了手里。北京青年报日前报道了这样一则案例。北京的王女士最近向北青报记者反映,自家房子在与中介公司签署了委托协议2个月后,经纪人以租金价格太高为由,要求要么把房子退给她,要么重新签委托协议。
7月底,王女士位于北京宣武门附近的一套两居室租约到期,原本给上一家租户定的是6500元/月。随着租金上涨,王女士打算把租金提高到7000元/月。很快她就收到了链家、我爱我家、蛋壳公寓等多家中介经纪人的电话。当时租赁行情火爆,中介公司为了抢房源,纷纷开出比业主心理价位更高的租金。最终,王女士选择与一家中介公司签约,租期一年,从8月份开始,空置45天,租金则为8000元/月。
到了10月,中介公司的经纪人给她发信息,表示房子定的价格太高了,租了2个月都没有租出去。中介希望王女士抽时间去一趟,把房子钥匙退还给她。中介的说法让王女士格外纳闷,「租金价格是中介公司收房时定的,怎么说我定的价高,要求退房?」她翻看当初签订的合同,合同明确规定,提前违约要支付一个月房租作为违约金。面对王女士的质疑,负责房源维护的经纪人表示不要求退房了,而是直接建议王女士把之前的合同作废、再重签一份,租金价格低一些,可以少算点免租期作为补偿。
自从北京住建委要求中介公司提供更多可租赁房源,严禁恶意涨价以来,很多区域的房租都由涨转跌,此前中介经纪人高价收来的房源,没租出去的难免要赔本降价出租。
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中也提到了中介们的看法。位于新街口外大街的一名中介称:「6、7 月份的时候,原本8000每月的三居室,报价10000元,也有人租,很快就出手了,那时候手上可租赁的房源几乎被一抢而光。我们为了找新房源,都得挨家打电话问业主愿不愿意出租。但现在租金明显降了,能有个10%左右吧,原来7000多的两居室,现在报价6500,甚至还能再谈谈。而且还不好租。」
楼市 | RealEstateMarket
1、70城已有14城二手房价下调:降温已是共识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64个,其中上涨最明显的是贵阳、石家庄、武汉。不过,二手房市场已有14城价格下调。
按照统计局公布的信息,10月份,各地继续坚持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地方调控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环比下降;二线城市环比涨幅均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微扩,二手住宅涨幅回落。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8月房价上涨刷新纪录后,9月楼市涨幅明显放缓。10月统计局公布的70大城市房价最大的特点是,二手房价格出现了明显变化。合计多达14个热点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出现了下调,其中厦门下调最多,达到了0.9%;深圳二手房价格下调0.6%;杭州二手房价格下调0.4%;宁波二手房价格下调0.3%;温州、海口、广州、上海、石家庄、北京的二手房价格均下调了0.2%;泉州、丹东、天津的二手房价格均环比下调0.1%。
数据 | Data
1、前10月房企信用债4200亿超去年全年,压力下开始卖资产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18年以来,随着融资政策持续收紧,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补充资金对房企而言尤为重要。据WIND数据统计,1至10月,房企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超420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房企信用债发行规模;进入四季度,房企纷纷发债应对融资困境,10月房企国内信用债发行规模达325亿元,同比增幅超90%。
此外,根据监测数据,2018年1至10月,房企累计项目股权出售动态已经达到473条,超过2017全年的387条。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沈晓玲分析称,房企项目股权转让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融资需要,也有为企业业务转型铺垫和剥离不良资产的考量。
近两个月,房地产领域股权转让信息密集发生。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28日,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拟转让房产项目资产包,涉及5家公司6个项目;10月9日,华夏幸福宣布以32亿元转让河北多宗项目予北京万科;10月19日,华侨城挂牌出售旗下上海华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股权及相关债权。近日,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由其控股的上海万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及36359.15万元债权,转让底价为16.63亿元。
2、房地产投资增幅连续3个月收窄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9325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1至9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下滑。
具体来看,除施工面积涨幅有所提高外,其余多项指标呈现回落态势。1至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844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增速比1至9月提高0.4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68754万平方米,增长16.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57392万平方米,下降12.5%,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
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19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增速比1至9月回落 0.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695亿元,增长20.6%,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
1至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5636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1至9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9727亿元,下降5.2%;利用外资80亿元,下降35.6%;个人按揭贷款19408亿元,下降0.9%。
1至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33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增速比1至9月回落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15914亿元,增长12.5%,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房地产调控继续「稳扎稳打」,房地产降温已成市场共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统计局公布的1至10月房地产数据显示,整体楼市依然处于高位,但金九银十退烧,多项数据涨幅放缓,出现逐渐平稳的趋势。
企业动态|Company
1、万科以底价3.55亿元竞得嘉凯城旗下5个地产项目公司
11月9日晚间,嘉凯城公告称,公司以整体挂牌底价3.55亿元的价格通过浙江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旗下5个地产项目资产包,杭州锦蓝置业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上述资产项目包。
这5家公司分别为:杭州嘉凯城滨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杭州名城博园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诸暨嘉凯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重庆华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张家港嘉凯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5%股权。
资料显示,杭州锦蓝置业公司成立日期2018年2月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的母公司为杭州锦业置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航万科有限公司和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各出资50%成立。
2、凯德128亿收购上海最高双子塔,计划建上海第三座来福士
11月13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出售上海星外滩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凯德集团通过来福士基金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127.86亿人民币的价格,成功竞得星外滩100%股权。
上海星外滩主要从事上海星港国际中心项目的开发及经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其核心资产为星港国际中心。
星港国际中心项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滨江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由2幢50层的办公楼和一体式购物中心组成。凭借其独有的建筑形态,被誉为「上海最高双子楼」。
同日,凯德集团正式宣布收购上海第一高双子塔,摘牌价格127.86亿元,预计项目投资总额200 ,刷新集团在华单体项目收购交易金额记录。并计划打造成上海第三座来福士,协同北外滩整体区域发展。
凯德集团是大型房地产集团,总部设在新加坡,并在新加坡上市。业务以新加坡及中国为核心市场。随着此次项目收购,凯德在全国12个城市布局23个综合体项目。
3、「一条抹布擦所有」?五星级酒都怎么了?
11月14日晚间,网友 @花总丢了金箍棒 在微博发出重磅视频,曝光众多五星级酒店严重卫生问题。事涉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知名五星级酒店,甚至丽思卡尔顿、宝格丽、文华东方、四季酒店等顶级酒店也被曝出卫生丑闻。这些酒店位于北京、上海、南京、福州、南昌等多个城市。
在「花总」曝光的视频中,有的清洁人员用脏抹布或客人用过的浴巾擦口杯,有的撩起衣角擦杯子,有的同一块抹布擦完马桶擦杯具,有的从垃圾桶里回收一次性塑料杯盖。经过让人作呕的保洁工序后,这些杯具被客人用来漱口、刷牙、泡咖啡、泡茶……
随后,多家酒店发表声明,向公众道歉。另据凤凰网报道:目前,北京、福州、南昌等地卫生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五星酒店卫生乱象。
「花总」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他一共暗访了30多家五星酒店,视频曝光的仅仅是拍摄效果相对清晰、比较有代表性的14家,事实上酒店卫生乱象的波及面将近100%。「这已经是国内做的最好,监管最到位的酒店了,其他酒店状况可想而知。不要以为这只是富人的危机。」「花总」还提到,日本、越南也都有类似情况,这个和国家发展水平关系不大,主要是酒店自身管理问题。
但愿这次曝光,能为行业敲响警钟。在接下来的整改中,酒店行业的卫生乱象能够有所改善。
欢迎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咨询 法律咨询网 公司法 云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