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7日午后到28日,仅仅两个交易日,中国石油巨头中石化的股价跌幅累计10.30%,市值蒸发了近700亿元人民币。
近两日,市场上关于中石化相关高管陈波从事原油期货交易失误的评价、原油价格走势将如何发展、高盛到底是否为“幕后黑手”等话题也在持续发酵。
中石化期货交易专业程度遭质疑
据期货日报记者查阅资料,今年上半年,中石化还拥有着靓丽的业绩。今年8月份,中石化在香港公布的2018年中期业绩中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中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51.8%,创造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中石化还表示公司财务状况稳健、现金流充裕,在净利润同比增长51.8%的情况下,中期分红同比大幅增长60%。
本以为2018年下半年的油价有望继续维持高位震荡,中石化将继续稳坐盈利地位,但进入10月份后,原油价格形势急转直下,美油一度连遭重挫。而据网上传播消息来看,中石化的全资子公司:联合石化的总经理陈波是在70+美元时看多原油,通过买入看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买了3000到7000万桶,使联合石化亏了数十亿美金。而从陈波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演讲中也可以看出也一直对国际原油持看涨态度。
关于此次联合石化总经理陈波和党委书记詹麒由于期货交易失误而被免职,市场人士的普遍态度为,中石化的此次巨额亏损是因为公司管理层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走势做出了错误判断,从而形成了高买低卖的错误决策,给企业带来亏损。
另外,有业内人士还表示,如果中石化此次是由于期货交易失误导致亏损,那么在亏损金额上肯定会超过几亿美元,而且很有可能会超过中航油当年亏损的规模。
据中金报告预测,受市场可能会担心中石化风险控制管理的暴露,原油交易带来的潜在额外损失以及最终可能导致分红不及预期的影响,中石化股价短期内可能继续承压。同时,未来一个季度中石化将产生150亿元库存亏损,2018年的业绩可能会低于预期。
对此,中国期货市场之父常清授近日在会议上对记者表示,中石化黑天鹅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从决策者到执行者都缺少期货专业知识。
“像中石化这样的企业,其管理者从决策、风控、研究到执行,肯定是缺乏专业的期货人才,企业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是需要人才队伍的,不是那么简单的。”近日常清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常清对此建议,一些大企业在缺乏组织人才和规章制度时,参与期货市场时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按照正常的发展道路,企业应首先锻炼研究市场的能力和发现市场趋势的能力,先国内后国外。
原油走势将如何发展?
此次,由于中石化旗下子公司联合石化管理者的错误操作,导致中石化亏损超过150亿元,通过市场人士测算,此次中石化亏损占中石化2017年全年净利润的近30%,亏损量也算相当严重,那么,中石化的损失会对国内成品油油价造成影响吗?
有关人士表示,此次联合石化在国际原油投资中出现亏损,肯定不会影响到国内成品油价波动,而且这次联合石化投资国际原油期货很有可能是企业内部的投机行为,并不是用作对冲风险,其损失当然是由联合石化进行承担。
花旗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部门则表示,未来的油价在12个月内将重返45美元。也就是说,在2019年,即便油价上半年大幅上涨,下半年也将持续下跌,同2018年的油市一样“先涨后跌”。
据行业内有关原油期货分析师预测,2019年布伦特油价运行区间为50美元/桶至70美元/桶,如果世界经济超预期复苏、伊朗和委内瑞拉供应降幅超预期,油价水平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但如果OPEC减产执行率不佳、世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或美股巨幅波动引发系统性宏观风险,则油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高盛是不是“幕后黑手”?
今年10月3日之后,国际油价在到达最高位后连续下跌,然而在9月份,包括美银美林、高盛、巴克莱银行等在内的国际机构都还在预测油价还将上涨。
此次,由于网传“陈波被高盛忽悠了,后者一路看涨油价”的消息存在,“中石化事件”中有些市场人士就将矛头指向高盛,称其为“割韭菜”的黑手。
有市场人士就称,陈波这次的事件可谓是十年前中航油CEO陈久霖事件的翻版。在“中航油事件”中,造成中航油巨额亏损的期权交易,就是高盛的子公司杰瑞(J Aron)公司推销给中航油交易员继瑞德(Gerard Rigby)的。据了解,当时,中航油在出现账面亏损时,陈九霖要求立即斩仓。但是,高盛却建议“挪盘”。中航油的两次挪盘建议,都是高盛在陈九霖出差在外时提出的。陈久霖还表示,中航油曾将高盛告上法庭,但在自己入狱之后,官司就不了了之。
据了解,高盛旗下的子公司杰瑞公司是中航油交易部门的风险管理公司,为他们提供挪盘交易的建议,但同时也是中航油期权交易的第二大对手盘。
此外,中国远洋、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在参与海外的期货交易过程中,也在高盛的建议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中国远洋损失39.5亿元,东方航空损失62亿元,中国国航损失68亿元。
但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此次联合石化的期货交易亏损事件与高盛有多深的关联,还要等带事情的继续披露。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咨询 法律咨询网 公司法 云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