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晟公司(MSCI)官网处获悉,MSCI正式宣布将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并通过3个步骤把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20%。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对记者表示:“从MSCI最新调整名单分析,我们认为最有可能从纳入MSCI中受益的行业包括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市值排名靠前的龙头股更有可能获得外资的青睐。”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则预测,此次权重变化,将为A股市场带来约4500亿元增量资金。
3个时间轴依次增加权重
MSCI在公告中表示,MSCI将根据以下时间表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步骤一、作为2019年5月份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MSCI会把指数中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同时以10%的纳入因子纳入中国创业板大盘A股。步骤二、作为2019年8月份的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步骤三、作为2019年11月份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
完成此三步实施后,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预计成分股中有253只中国大盘A股和168只中国中盘A股(其中包括了27只创业板股票);这些A股在此指数中的预计权重约3.3%(目前是0.7%),A股在该指数的权重将有很大提升,不断凸显A股在国际市场的重要性。
在此次实施内容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板股票和中盘股将被纳入符合条件的股票池。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中小型A股公司也将进入外资投资的范围,进一步激发中小股票市场活力。
对于此次“官宣”重磅消息,海通证券徐耕岩第一时间发布观点称:与此前市场预期略有不同,此次宣布的扩容进度有所加快,且对于包括创业板在内的中盘股的纳入较预期有所提前。这是继A股在2017年“入摩”闯关成功、2018年正式被纳入MSCI指数后,在国际化道路上实现的又一重大突破。
4500亿元人民币增量资金将流入A股
在昨日下午记者参加的媒体电话会上,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博士明确预测,此次权重变化,将为A股市场带来的约4500亿元人民币增量资金流入。
事实上,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年初已经抢跑MSCI。财通证券分析师马涛表示,整体来看,2018年北上资金净流入金额为2942.18亿元,在2019年的前两个月内,北上资金就实现净流入1210.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34.8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575.93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41.15%。从日均净流入角度来看,2018年日均净流入12.85亿元,而2019年前两月日均净流入达32.72亿元,系去年的2.5倍。外资的参与为A股市场不断引入“活水”,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大消费、医药板块最有可能受益
按最有可能从纳入MSCI中受益的行业来看,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对记者表示:“从MSCI最新调整名单分析,我们认为最有可能从纳入MSCI中受益的行业包括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市值排名靠前的龙头股更有可能获得外资的青睐。从分布占比看,年初以来陆股通资金主要流向MSCI成分股,银行、家电、食品饮料、非银金融与电子是前五大流入行业,这个分布与MSCI成分股市值占比高度一致。”
对于外资的投资方向,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博士提到:“大消费板块对外资比较有吸引力,很多海外投资者比较看好中国消费的远景,持股的相对比例可能会更大。行业方面,例如消费中的食品、饮料,消费中的耐用消费品,其中家电比较突出。另外,医药板块也在其中。”
这一观点也与多家机构观点重合,另外,国信证券表示,除此之外从统计情况来看,外资更青睐行业龙头公司。对于部分A股龙头公司,外资的成交金额已经接近半数或以上,而且该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外资对这些股票的定价权越来越强势,这些行业龙头也将继续受益于MSCI扩容带来的外资流入。
3月1日,MSCI宣布到2019年底前分三步将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到20%,其中,创业板有27只股票被纳入。
昨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短期看能够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有利于市场情绪和信心的恢复;中期来看,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联动性会有所增强,投资理念和估值体系也会向国际考虑;再者,从长期角度来说,这也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倒逼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相关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
华创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存量市值共计2.86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1.15万亿元,占整体股市比重约3.27%。
“此次MSCI扩大A股纳入因子,进一步验证了A股市场定价权的转移。”诺德基金研究员潘永昌对记者表示,目前在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外资机构持股市值已经超过公募机构投资者,并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力量。如果未来外资比例进一步提高,那么价值型股票价值将会重估,蓝筹估值体系可能将会重构。
“总体上看,MSCI扩容进程在边际上有所加快,预计2019年外资流入规模或将加大、节奏或将加快;未来,伴随剩余市场准入问题的解决,A股纳入因子有望进一步提升。”潘永昌如是说。
从创业板首次“入摩”的27只股票来看,分别为特锐德、网宿科技、机器人、同花顺、碧水源、三聚环保、信维通信、光线传媒、利亚德、泰格医药、蓝思科技、先导智能、康泰生物、亿联网络、华大基因、乐普医疗、爱尔眼科、东方财富、智飞生物、汇川技术、沃森生物、宋城演艺、三环集团、芒果超媒、温氏股份、宁德时代、迈瑞医疗。
太平洋证券策略分析师金达莱对记者分析称,此次“入摩”的27只创业板个股,从行业上看,主要来自医药、电子等成长类行业,显示出后续MSCI在纳入成分股上将更侧重于成长性。随着MSCI权重提升、A股“入富”、QFII额度扩大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外资将越来越成为A股重要的资金力量。
刘哲也表示,从基本面来说,这27只创业板个股都是质地良好、具有中长期成长潜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其中不乏有爱尔眼科等具有消费特征的创业板标的,符合外资一贯的投资理念。
3月1日,国际知名指数公司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现有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由5%提高至20%,这将分三个阶段落实:5月份扩大至10%、8月份扩大至15%、11月份扩大至20%。三个步骤完成后,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涵盖253只A股大盘股,168只A股中盘股,形式上的权重占3.3%。
“此次MSCI扩大A股纳入因子虽然从两步变为三步,但完成20%的扩容时间有所提前。”昨日,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对记者表示,金融对外开放主线驱动的外资限制打开,或是本轮“入摩”比例成功扩容基础。从韩国、台湾地区的“入摩”经验来看,20%纳入因子顺利扩容后,后续“入摩”比例或将大踏步提高,同时,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预计全面“入摩”时间表有望加快。
谈及A股MSCI指数扩容可带来的增量资金,MSCI亚洲研究部主管RemyBriand表示,根据目前指数跟踪情况来粗略估算,三步完成之后,A股将吸引近800亿美元增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将流向A股市场中的大盘、中盘和创业板相关个股。
浙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曹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医药生物类企业的纳入比重显著提升,MSCI有望引导医药价值回归。MSCI新名单中医药股数量最多为49只,占比高达11.6%。其中,新增医药个股为31只,占总新增个股的比例为16.6%。在此轮A股上涨行情中,医药行业涨幅偏低,未来MSCI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入场,提升医药股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RemyBriand表示,最终MSCI指数中A股的纳入因子将升至100%,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因子的条件是中国市场准入进一步便利化。如海外投资者期待中国市场可引入更多衍生工具,以满足其对冲需要。此外,A股市场“牛熊”转换周期过短也是海外投资关心的一大问题。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对记者表示,未来外资持续流入A股可以说是长逻辑、大趋势,不会改变。一方面国际化进程大势所趋,A股外资配置比例尚低,国际资金仍在“水往低处流”;另一方面,估值吸引力的提升能够抵消外围波动的冲击,长期还有数万亿元增量资金后场。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