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刑事案例>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又翻新 赶紧来长长知识

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又翻新 赶紧来长长知识

时间:2018-1-8 11:12:38>跟律师谈谈<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信诈骗案已被广大群众所熟知,以前此类案件多是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邮寄包裹,电话或银行卡欠费,法院传票及社保卡欠费等形式对受害人实施诈骗。近期,宁波市又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金额巨大且手段翻新,警方为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

近日,市民小金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说她有一个快递在上海被警方拦截了,里面是埃及的旅游签证。小金并未办过相关签证,对方称可能其信息被冒用了,让她找上海闵行警方了解情况,并将她的电话转接给“闵行警方”。随后,一名“汪警官”接了电话,称小金牵涉到一起境外经济犯罪案件,案情重大。

小金此时还是半信半疑,就用114查询了闵行警方的电话,确认无误。随后她再次接到该号码来电,并按照对方的要求打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检察院”的链接,找到“专案执行”进行相关操作后,她赫然发现了关于自己的公文,公文的内容则是其涉及一起境外经济犯罪案件,身份证、逮捕令一应俱全。

小金顿时吓得六神无主,立刻按对方要求进行“财产清查”,在网页上进行财产清查的区域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密码等相关信息。经多次操作,对方将小金的钱放到了“安全账户”,并要求其收到余额变动的短信都不要打开,第一时间删除。等到第二天,小金拨打银行查询热线,才发现卡里的25000元不见了,这才发现被骗。

据办案民警介绍,此类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改号软件,伪装成“公检法”单位的电话号码拨打用户手机,接着以涉嫌诈骗洗钱、法院传票、信用卡透支、邮包藏毒等方式恐吓受害人,也经常“旧瓶换新酒”,近期还出现了以车辆违章、外地开公司缴税、异地办理贷款和异地电话卡欠费等名义的诈骗方式,接着再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对方将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在线律师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防骗警惕性,通过网络、短信、广播、报纸、电视台等各类媒体,了解犯罪分子作案伎俩,要知道公安机关是不会简单地通过电话来办理案件的,如果接到类似电话,或是收到伪造的通缉令、财产冻结令等不要慌张,可向家人、同事、邻居、社区民警求证,不能轻信,更不能不与任何人沟通就轻易地去银行汇款。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冒充“公检法”诈骗手”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