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经济日报评呼和浩特“本科生半价购房”政策:非长远之计

经济日报评呼和浩特“本科生半价购房”政策:非长远之计

时间:2019-4-23 19:53:37>跟律师谈谈<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发布《呼和浩特市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实施办法》。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在试点区域呼和浩特科技城范围内购买住宅,价格仅为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从心底发出的时代呐喊。如今,呼和浩特市对杜甫的“诉求”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满足——出台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

   呼市的“安居工程”以住房为抓手,但其并非是住房政策,而是人才政策。相关部门希望通过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本市工作。在市政府的规划中,“住房”是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杠杆。细看政策,50%的优惠力度不可谓不大,“跟踪监管机制”不可谓不严格,政府“招才引智”的决心不可谓不强,诚意不可谓不足。“安居工程”理应获得一声“赞”。

   “筑巢引凤”的设想虽好,但“巢”筑好了,“凤”就一定会来吗?或者说,来的就一定是需要的“凤”吗?

   首先,这种政策有“唯学历论”之嫌。“本科学历”并不必然与“人才”画等号,特别许多职业技工、旅游酒店服务人员往往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他们的学历不少是“大中专”,不属于“安居工程”的受惠对象。

   其次,吸引人才不能盲目随大流,不能“什么菜都往篮子里装”。特别是吸引人才必须要与地方本身的发展定位相结合。具体而言,未来地方要以何种产业“立市”,是原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还是旅游业?什么样的产业定位决定了需要什么类型的产业人才。产业定位不清,很难吸引到那些“事业目标明确”的人才,即使吸引到了也可能造成“人才浪费”。

   最后,安居工程只集中于“住房”,没有衍生到“安居”的其他生活链条上去。吸引人才大体要满足“生产”“生活”两方面的条件。“生产条件”此处按下不表。但就“生活”里的“安居”而言,价格并非是“安居”的唯一因素。如居住区域、交通、周边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情况,政策中都未明确。仅此而言,“半价买房”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也未必有想得那么大。

   还有一点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安居工程中对于“申购住房”有“户籍”的限定。此条规定是为了确保“半价买房”者真正留在呼市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目前的大背景却是政府在放松户籍管制,特别是在逐渐剥离附着于户籍之上的政策福利。有鉴于此,这样的政策似乎有悖离大趋势的嫌疑。

   总而言之,呼市大力度“筑巢引凤”,凸显了地方政府“招才引智”的真心实意。但吸引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地工程,不仅要为人才解决生活需求,还要为人才发挥效用确定远景目标和生产条件。脱离本市的产业定位,仅依靠“住房优惠”向“无差别”的广大毕业生抛出橄榄枝,这样的“筑巢引凤”恐怕象征意义会大于实际成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咨询  法律咨询网  公司法 云法律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经济日报评呼和浩特“”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