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企业案例>裁员、降薪、不发年终奖……汽车行业的花式“自救”有效吗?

裁员、降薪、不发年终奖……汽车行业的花式“自救”有效吗?

时间:2020-3-11 20:15:57>跟律师谈谈<

   裁员潮未过,降薪潮又来。

   年后,金融、汽车、互联网等行业先后传出了降薪的消息,无论是明星独角兽企业,亦或是上市公司,似乎都在经历一次漫长的水逆。

   虽然疫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不少行业的运转依然处于停摆的状态。

   其中,本就身处寒冬的车企,处境似乎又冷了不少。

01、汽车行业陷入降薪潮

   最近,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哥”上汽集团,传出了“内部全面降薪”的消息,直接关联到的上汽子公司有上汽大众、泛亚汽车、上汽大通、上海汇众汽车等。

上汽大通的降薪方案为:

   取消了部分福利,从E岗到H岗绩效工资下调17%~57%。

上海汇众汽车的降薪方案具体为:

从3月份起将员工税前月收入下调22.2%,恢复期将根据公司后续发布通知为准。

上汽大众的降薪情况为:

   取消双薪,管理层和员工底薪分别减25%和15%,管理层总收入减40%。

泛亚汽车的降薪情况为:

   3月绩效工资按照不同岗位扣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暂停所有晋升、招聘、取消加班费,全体员工有被动离职率要求,管理岗也有3%淘汰率。

   上汽集团打响了车企降薪的第一枪,其他车企也逐渐加入了降薪的队伍。

   有媒体报道称,号称是“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存在“将取消全员年终奖,13薪延后至6月发放”等情况。

   据悉,威马汽车2019年年终奖约为3.5~3.7个月的工资,而取消年终奖的理由是“去年公司年度KPI不达标”。

   但有网友在脉脉上爆料,称威马汽车此次的行为属于变相降薪。

   脉脉对此,威马汽车官方回应为,“取消年终奖,是因为公司目标没完成,而13薪延后发放是因为收到疫情的影响,届时会推后发放。”另外,还有网友爆料,比亚迪取消了33%的绩效奖金。

02、汽车行业的集体寒冬

   车企向来是“家大业大”的代名词,如今也开始纷纷降薪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车市寒冬未过,疫情又来雪上加霜,车企就算有再厚的家底也有些撑不住了,为了续命,不得不削减开支、艰难度日。从销售端的数据来看,3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汽车经销商库存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达到81.2%,环比上升了29.5%,同比上升了27.7%,超出警戒线31.2%。

   通俗点来说,汽车卖不动了,经销商手里的汽车全变成了库存压力,而高库存还会带来资金回笼困难,资金压力持续增加等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让汽车经销商的经营难上加难。仓库里的车卖不出去,难道经销商们还没有复工吗?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4日16时,在全国的8155家4S店中,门店复工率75.1%。但值得注意的是,复工以后的销售效率为25.3%,售后效率为30.5%,综合复工效率仅为37.34%。可见虽然复工率说得过去,但实际的复工效果却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经销商们“库存高、复工效果差”,连带着生产端的车企们日子也不好过。2月,几乎所有车企的销量数据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上汽集团的销量同比下降了86.95%,本田中国同比下降了85.12%,丰田中国同比下降了70.2%,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同比下降了80.57%……

   老牌车企海马更惨,2月只卖出去了134辆,销量暴跌92.88%,上市公司还发公告称,2月汽车产量0台。而事实上,海马汽车已经停产2个月了。车企的2月产销数据几乎全军覆没,车市的整体情况也惨不忍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5.2万台,同比下降了78.5%;同比19年2月下降78.5%,对比19年2月因春节因素同比下降19%属于超低基数,说明今年疫情影响下的车市严重异常。1-2月零售累计同比下降41.0%,疫情因素的影响远大于春节因素的干扰。另外,厂家批发销量21.79万台,同比去年2月下降82%,环比1月下降86%。

   可以说,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汽车行业的整体情况都已经到了近年来的最低谷。那车市会触底反弹吗?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乐观。在《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中,乘联会预测:按照正常的4月末解除疫情判断,目前看2月车市低迷超预期,3-4月的车市回暖速度较慢,5月后预计恢复正常。

   如果国家层面没有强力的刺激政策,则2020年车市的负增长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比前期的下滑5%的预期再下调3个百分点。目前预计2020年零售预测为同比下滑8%。较19年末的预期20年增1%的预测下调9个百分点。

03、汽车行业开启自救模式

   疫情让车市寒冬雪上加霜,想要熬过去,车企任重道远。那除了裁员、降薪外,还有什么自救方式吗?目前,有不少车企已经行动了起来,通过尝试各种手段来实现自救。近期,针对经销商的经营困境,有大量车企推出了相应的“减负”政策,比如取消考核指标、直接发放补贴、降低还款风险等。一汽-大众奥迪率先做出了“不考核2月销售目标”的承诺,之后,北京现代、沃尔沃汽车等车企也先后推出了相应政策。此外,诸多车企已经关注到了经销商的资金困境,通过直接发放补贴等方式来维稳现金流。这些“减负”政策的效果如何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某4S店的负责人表示,按照要求店里每个月都要从厂家提取一定数量的新车,以完成厂家制定的提车量,现在采购任务量取消了,在暂时停业情况下对我们是有利的。该负责人还说:“补贴能够保障店内一线员工利益。通常,在停业情况下,一线员工没有卖车提成工资并不高,本次车企给予一定补贴也是一种保障。”可见在销售不佳的情况下,车企发放补贴,确实能够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减负”政策到位了,还得考虑怎么把车卖出去。对此,多家车企在营销策略上转变思路,积极推出了线上营销措施。

   线上营销的大旗扯起来了,各家车企的高管、经销商、销售纷纷下场直播间,变身主播亲自带货。

   比如3月1日,一汽-大众的高管、经理、销售等共66人,组成了直播的“66天团”,开启了一场线上直播“云看车”活动。

   当天,总观看人数超过了40万,总点赞量达到了112万次,累计直播时长5419分钟。其中,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山微博中直播片段观看量超过了203万。直播数据看似很亮眼,但在车企的自救上,生效了吗?

   在引流效果上,直播确实有一定的作用。某汽车自媒体在走访线下4S店时发现,疫情期间,通过直播引流到店的顾客已经接近到店量的三分之一。但在“带货”效果上,直播带来的成交量屈指可数。据多位参与直播卖车的销售人员表示,靠直播带来的客户并不多,很多人从年后直播以来,还没有成交一单。

   “目前看来,直接转化销售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汽车评论员赵奕分析称,“比起销售数量,更重要的是与用户建立关系。过往厂家的沟通模式比较重,都是要做线下活动,一方面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也不够灵活。有了这种新的形式之后就可以更高频地与消费者沟通,也可以持续地抓取用户的关注点。”

结束语

   2018年,汽车行业走入了寒冬。2020年,寒冬未过、疫情又来,停摆的汽车行业似乎又冷了不少。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或许会加深人们对于出行安全的考量,从而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型市场分会常务理事长苏晖曾说:“需求在这段时间是压制性的,但疫情稳定后,汽车市场会出现刺激性增长,可能会出现购车高峰。”只有熬过这场寒冬,汽车行业或许才会迎来久违的小阳春。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离婚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   咨询律师   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裁员、降薪、不发年终”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