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刑事案例>父母为子在沪考学花重金“入籍” 警方正鉴定真伪

父母为子在沪考学花重金“入籍” 警方正鉴定真伪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5-8-9 19:30:38>跟律师谈谈<

中考、高考承载着考生及家庭的希望与憧憬,外地户籍的学生能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是很多家长的梦想。有些家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绞尽脑汁,费尽周折,甚至与不法分子勾结,不惜触犯法律红线。

在对今年的中考资格审查时,老师发现某中学生的户口本疑似有假,遂请公安机关辨别真伪。为何使用假户口本报名,假户口本从何而来,何人参与其中,该案藏有多少猫腻?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查办了一起教育机构、在职老师伙同他人伪造户口本的窝串案,五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正在被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中考资格审查,“克隆户口本”露马脚

2015年4月14日,上海市青浦区一所中学内,负责查验学生证件的张老师正在紧张细致地工作。张老师在查办本校初三年级王一晨的报名材料时,发现她的户口本与别人的不太一样,于是找来王一晨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告诉张老师,王一晨系外地户籍,几年来一直持居住证上学。中考前,王一晨的父母告诉老师,他们的户口转到上海来了,至于通过什么途径转的,班主任老师不太清楚。

张老师马上产生了警觉,他曾听说社会上出现过为了中考制作假户口本、假居住证的情况,难道这本户口本有假?张老师马上到所在派出所核实情况,请民警鉴别真伪。

户籍民警立即上网比对,发现本市户籍系统中根本没有王一晨的个人信息。民警随即将该户口本扣押,并将王一晨的父母传唤到案,进一步了解情况。

为中考闹心,培训机构承诺20万元搞定

原来,王一晨五年前随父母来到上海。父母在青浦做生意,王一晨在公办学校读书。王一晨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年级前茅。但由于他们是外地户籍,自己的居住证积分短时间内达不到120分,按照上海市目前有关规定,孩子将无法通过上海中考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必须回原籍参加中考。

夫妻二人经常多方打听能让孩子在上海参加考试的途径。王一晨在某教育机构参加补习。有一次,王一晨父母与教育机构老师谈起了自己的苦恼。教育机构的老师陆某悄悄告诉王一晨父母,说他认识一个朋友蔡某,可以代为办理居住证积分,在短时间内能够使积分达120分,满足孩子参加中考的条件。但是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王一晨必须在这个教育机构一次性缴纳20万元人民币,5万元为学费,15万元为办理证件费用。

王一晨父母听说让孩子能参加中考,连忙点头答应,承诺只要能办成功,无论多少钱都可以。他们当即向陆某缴纳了20万元,并签订了“考学服务协议书”合同。合同载明,该教育机构帮助解决王一晨在上海参加中考的问题。

签完合同后,王一晨父母仿佛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和未来。他们为王一晨鼓气加油,“孩子,你可以参加上海中考了,只要考上重点高中,上大学就没有悬念了。”

人托人多次倒手,居住证办成了假户口本

其实陆某本人并没有什么能力将居住证积满120分,而是要通过另一个教育投资机构的负责人蔡某。

在办学过程中,蔡某发现有一些学生家长往往因居住证达不到要求的积分而苦恼,时常向他咨询如何才能尽快积满分,参加上海的中考或高考。一方面,蔡某为某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能参加上海本地中考、高考而惋惜;另一方面,他想,如果在办学之外,拓展一项办证业务,既能稳定生源,也能收取额外的不菲费用,岂不两全其美?于是,他开始关注能为他提供办证业务的途径。

邓某系在蔡某的教育机构从事兼职的老师。在蔡某眼里,邓某可是一个活络人,在本市某重点中学教书,能说会道,社会关系较广。邓某曾经告诉过蔡某,他认识一名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牛某,牛某有朋友可以帮助非上海户口人员的子女参加中考、高考。如果有这方面的潜在客户,可以合作。

2014年8月的一天,陆某拨通蔡某的电话,请他帮忙为王一晨办理居住证积分事情。蔡某又找到邓某,问邓某有没有办法解决。邓某一听生意来了,马上满口应承下来。邓某来到牛某的公司,将王一晨的材料交给牛某。牛某答应,要预收王一晨9万元,但并没有说明具体通过何种途径来操作。邓某向蔡某转达了牛某的意思,蔡某向陆某索要了10万元的打点费。随后,陆某将10万元转给蔡某,蔡某又转给邓某,邓某将其中的9万元转给牛某,牛某拿到钱后着手操作。

一个多月后,牛某打电话告诉邓某,称事情办好了。当邓某去取材料时,牛某将一本崭新的户口本给了他。

邓某觉得十分疑惑,本来说的是办理居住证,现在怎么变成了户口本?邓某打开户口本,发现王一晨竟然已经拥有了上海户籍,与其在一个户口本上的还有他的爸爸、妈妈。

邓某觉得心里没谱,便询问牛某这个户口本是否可行。牛某大手一挥,说“没事,没事,我已经办过多次了,你放心让王一晨去试试”。邓某半信半疑,将户口本给了蔡某,让其给王一晨报名参加上海中考。

王一晨的父母一开始也以为办理的是居住证,等拿到户口本翻看后,才明白这是一张假的户口本。20万元换来了一个薄薄的假户口本,夫妻俩忐忑不安,嘀咕了半天,“这行不行啊,万一被查出来怎么办?”但是,中考报名工作马上就开始了,夫妻俩顾不上太多,将户口本交给孩子,并嘱咐王一晨要保守秘密,不要乱讲。

为保利益最大化,培训机构跳过中间人

据嫌疑人供述,蔡某先后介绍多名客户给邓某,邓某再联系牛某办理证件。几次“成功”合作,使得陆某、邓某和蔡某、牛某之间的信任感倍增,一个负责招揽、联络,另一个人则负责具体操作,就这样,一个伪造证件黑色链条形成了。

蔡某在教育机构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仅教育质量高,同时还能改变孩子的身份,变为上海户籍的人,参加上海本地中考、高考,一些家长便慕名而来,蔡某则向他们收取几万、十几万不等的费用。

蔡某客户生源多,自然,邓某、牛某的生意就红火起来。

邓某是一个心细的人,他很有想法。在与牛某接触过程中,他发现牛某也是通过上家制作的证件,于是他有了甩开牛某直接与上家联系的想法。

一次,邓某在牛某办公室谈事,发现牛某写在便签纸上的上家周某的联系方式,邓某趁牛某不注意,便将联系方式记了下来。

2015年1月,邓某打通周某的电话,称慕名而来,请周某帮忙联系办理户口本的事情,邓某发现周某收费比牛某低5000元。于是,邓某就跳过牛某直接与周某联系,由周某直接操办。

2015年2月的一天,邓某与周某在马路边碰头,邓某将8名客户信息及情况告诉了周某,并将材料交给了周某。周某将材料审核完毕之后,邓某把8个客户的钱款总计68万元给了周某,自己留下了10.5万元。

中考报名的时间越来越近,8名家长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周某却迟迟未将这8名客户的事情办妥。

2015年4月10日左右,在邓某不断催促下,周某携带8本户口本来见邓某。两人心知肚明,户口本都是伪造的。

周某称,最近风声比较紧,让邓某把这户口本先给客户试试看,如果能报名更好,如果不能报名,可以把费用退还给家长。

邓某收下8本户口本之后,马上转交给蔡某,让蔡某给客户去报考上海市的中考。后来邓某得知,其中多人未能报考成功,原因就是户口本系伪造,被主管部门发现了破绽。邓某觉得大事不妙,但又无能为力,只得告诉蔡某让其余客户去碰碰运气,看看是否可以蒙混过关。

案发后,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对涉案的《居民户口簿》进行比对,发现这些户口本系伪造。经审查,犯罪嫌疑人蔡某,邓某和周某、牛某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该案犯罪嫌疑人供述,近年来,类似王一晨的家长有很多,他们一门心思寻找政策的漏洞,达到让孩子在上海市就读的目的。某些教育机构为图私利,暗中联络、串通,与不法分子勾结一起,形成黑色利益链。

据介绍,有些家长通过制作假证的方式蒙蔽过关;有的家长则搞假离婚,通过中介与上海离异人士结婚,利用孩子投靠的方式在上海上学,直至参加考试,达到目的后再离婚;有的则通过办理收养手续获得在上海上学的资格。有些人得以蒙骗过关,有些则人财两空,还有假离婚的最终导致家庭真的破裂。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检察官说法

爱子切莫违法

户口本是公民入学、就业、入伍等社会活动的重要证件,由公安机关制作,任何人不得伪造、变造和买卖。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是指无权制作者制作假的证件,既包括根本不存在的证件,又包括复印、伪造另一假证件。变造证件,则是对真实的证件利用涂改、拼接等方法进行加工、改制,以改变其真实内容。对国家机关证件实行有偿转让的行为就是买卖行为,包括购买和销售两种行为。伪造和销售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严重侵害国家机关对证件的正常管理秩序,会造成新的不平等,因此,任何伪造、编造或买卖证件的行为一旦发现,就予以严惩。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同样的道理,伪造证件之所以屡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买方市场。本案中的学生家长急于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上海参加高考、中考,多方寻求途径,经常抱着不惜一切代价的心理。爱子之心使得父母变得非常盲目,进而成为犯罪嫌疑人眼中的一块肥肉。其实,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让孩子享受到相应优惠的政策,还使孩子错失了考学的时机,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承办检察官提醒,公民应在法律政策的框架内从事活动,一定要按照国家、政府的有关规定,切不可钻制度的漏洞铤而走险,到头来得不偿失,甚至触犯法律。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咨询律师 婚姻法律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父母为子在沪考学花重”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