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刑事案例>宜昌一民房内频传贷款转账对话 警方端掉电诈窝点

宜昌一民房内频传贷款转账对话 警方端掉电诈窝点

时间:2018-11-22 20:36:56>跟律师谈谈<

随着警方对短信、电话类电信诈骗方式防范宣传的深入,骗子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一些电诈分子频繁地更换作案地点,以期躲避警方打击。

今年9月,两个外地诈骗团伙先后驾车、乘飞机流窜至宜昌后租住民房,根据网上高价收购的受害人信息,“精确”的对受害人进行诈骗。让这两个诈骗团伙没想到的是,周围的市民听闻房间内贷款、转账信息后,迅速向警方报告相关线索。11月20日,记者从当阳市公安局获悉,经过当阳警方近3个月侦查,一举将这两个电诈团伙捣毁,并抓获嫌疑人12名。

民房内传出贷款、转账对话

今年9月,一群年轻男女驾车来到当阳市玉泉街办,并租住了一栋民房暂住。居住在该民房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发现,这群年轻人对外称是为周围工厂联系原材料,但他们却昼伏夜出,且房间内频繁传出“贷款限额”、“向指定账号转款”等对话。

王先生想起社区和派出所宣传的电信诈骗方式,进而与这群年轻人在房间内打电话的言辞联系,意识到他们可能正在进行诈骗,随即将相关线索告知给警方。

当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安排警力,假扮成附近住户、司机等进行贴近侦查。经过近3个月的跟踪调查,掌握了这群年轻人活动规律,初步判断这是一个电诈窝点。同时,警方根据延伸线索了解到,另有一同样性质的犯罪团伙正在宜昌城区活动。

11月上旬,警方在当阳、宜昌采取行动,抓获来自福建安溪、湖北孝昌等地的犯罪嫌疑人12名、收缴作案车辆一辆、电脑5台、手机30余部、电话卡100余张。

团伙“管理严密” 难逃群众“火眼”

目前,警方已初步查明,这两个团伙高价购买急于办理贷款的人员信息,冒充网贷公司客服,先后对全国各地数十名受害人实施诈骗,已查证的涉案金额各达50余万元,还有更多受害人正在进一步核实。

办案民警介绍,与传统的大量发短信、打电话不同,这两个团伙成员均为90后,所持受害人信息“精准”,大多为误中“钓鱼网站”陷阱,在网络上咨询或注册过“贷款业务”的人员。当犯罪分子准确报出受害人贷款需求后,受害人很容易放松警惕,进而在“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所谓“贷款程序”诱导下,一步步陷入诈骗陷阱。

警方透露,这两个团伙随机选择一个城镇作为落脚点,利用自驾车辆或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抵达当地,随后租赁多个民房作为窝点,统一进行犯罪活动。

这些团伙成员之间有严密“管理制度”。成员均不能使用私人手机,每天上午8点30分集中,对受害人名单进行分配,各自拨打电话进行诈骗,所用电话号码每3天统一进行更换。团伙成员三餐只能在租住屋内进行,每周外出聚餐一次。在作案过程中,团伙牵头人不定期更换租住地点,使用的车辆也大多停放在地下停车场。

即便“管理”的如此严密,嫌疑人却万万没想到,依旧被群众的“火眼”识出“真身”。

防范电诈请记住这几点

民警表示,犯罪嫌疑人即便是“精确诈骗”,市民也可有效预防。在日常生活中,不浏览、点击非正规网站(弹出窗口);不加入陌生群聊,不轻信办理急需业务的电话、短信和二维码;非正规网站(网贷、车贷、租售房、求职等)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对于陌生来电及涉及账号、验证码、转账等字眼的电话拒接或挂断。

随着公安机关对电诈犯罪形式防范宣传的不断深入,广大市民自身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电诈犯罪分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流窜作案的电诈团伙,普通市民发现以下情况,可及时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

1.居住地附近突然出现三五成群、无固定职业的租住人员。

2.可疑人员在出租房、旅馆、宾馆入住后,留下的电话号码经常更换,涉及身份、职业等信息有意遮掩。

3.租住人员很少与外界交流,少有外出活动,且对门锁等装置有意进行更换(破坏)。

4.租住人员手机通话中频繁提到“打款”、“贷款”、“资金危险”、“安全账号”等字眼。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律师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宜昌一民房内频传贷款”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