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婚姻案例>一个俄罗斯人在重庆的传奇情缘:妻子难产后娶妻妹

一个俄罗斯人在重庆的传奇情缘:妻子难产后娶妻妹

时间:2016-3-17 19:20:13>跟律师谈谈<

沙依诺夫,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和中国抗战的俄罗斯老兵、小学教员,抗战时流落重庆较场口,娶了做包子馒头的蓝家的大女儿蓝里容为妻。婚后妻子不幸难产,母子双亡,蓝家又把小女儿蓝笑梅嫁给他。沙氏夫妻恩爱,携手共度抗战、内战、饥荒、文革等艰难岁月,传播文化和技术,养育了两儿两女。他们1938年在成都开荒建造的家园筒车巷,已成为成都金牛区的一个地名。

在重庆,有两位学者和沙依诺夫有缘。一位是文史学者孙丹年女士。这位著有《中美合作所与太平洋战争》、《渣滓洞刑讯室考》等专著和论文的学者,是有关沙依诺夫的第一本出版物《寻找·一抔黑土》的副主编。她说,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当战争、运动造成人与人之间冷淡隔膜时,一个小人物,凭借自己的善良,传播文化、展示了俄罗斯知识分子高贵的灵魂。为人踏实,有担当、融入社会。

西南大学教授吕进先生则是沙依诺夫当年在成都七中的学生。他说:“这本书的主编刘勇是我当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学生,吸引读者眼球的当然是沙依诺夫的传奇,而寻找沙依诺夫又是另一个传奇。两个传奇叠加,传达的是中国与俄罗斯文化的相遇与相融。”

俄罗斯

沙依诺夫,汉语全名共18个字:叔旦·格列·阿哈穆德·侯赛因诺维奇·沙依诺夫,可能只在他于民国和1949年两次加入中国籍的文书上用过,亲友和同事都不知道。街坊邻居则嫌“沙依诺夫”这个名字都太长了,就叫他“沙洋人”。

“沙洋人”1893年出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奥伦堡州,现在属于俄罗斯联邦。父亲是小职员,妈妈是家庭妇女。1914年四年制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分去当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一战爆发。他被征兵入伍,和德国开战。拖延到1917年,才去当兵。1917年苏联建国第二年发生内战,像《静静的顿河》中的男主角葛利高里一样,沙依诺夫被征招成为白军的一员,在很多村庄作战,直到白军溃败。1920年,沙依诺夫脱离军队,加入了史称“流亡白俄”的战争移民群落,逃到了中国。

中国

他辗转满州里、日本、哈尔滨,最后到上海,干过装卸工、开过食品店,最后在长江沿县推销纺织品。1924年在上海用微薄的积蓄买了一些汽车修理书籍,并进了一家由法国人开的汽车驾修班学习,学成之后到汉口美国人开的美信银行附属修车行工作。月薪15个银元。

在汉口,他还碰到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人物鲍罗廷。苏联职业革命家鲍罗廷当时是共产国际和苏联派驻中国的全权代表,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汉口工作五年半以后,1929年老板派他到重庆分行任主任机械师,薪酬超乎他的想象,月薪增加到两百个银元。

重庆

在晚年写下的自传里,关于重庆的家事,他写得较少。“干了两年以后,我攒了一些钱,就娶了一个中国女人为妻。和她一起只生活了一年半,她就去世了。那时医院的主任医生是个欧洲人,他不知道我妻子已怀孕,而我不知道应该把怀孕的事给医生说一下。看来,这孩子在襁褓里就已经死了,而他的母亲是因感染败血症死去的。”

前妻死后,“1933年,我娶了她(前妻)中学还没毕业的妹妹为妻。伴随这次婚姻,带给了我一大家子人,即岳父、岳母,以及妻子的小弟弟,这一大家人全部都靠我一人来抚养。后来,她的弟弟结婚时,我还是花费了一些钱,总共50个银元。”

也可以看出,妻子娘家的人对这个洋女婿还是满意的,不然不会又把第二个女儿嫁给他。妻子蓝笑梅,比沙依诺夫年轻26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家住在重庆较场口十八梯,以做包子馒头为生。她曾在重庆较场口一所初级小学、火药局街四川省女子职校和位于小什字的美国人开办的文德初中念书。

婚后,他们的家从较场口搬到曾家岩,又搬到黄家垭口附近,在一处叫做“维也纳茶馆”的茶铺子对面。沙依诺夫在厂里修车,蓝笑梅当仓库管理员,保管汽车零件工具等。

抗战

1937年,沙依诺夫在重庆已经生活了六年多,他已第一次加入中国籍。曾在刘湘21军战车大队领少校军衔,月薪100银元,每周上两次班,带20个学徒,负责维修管理35辆新福特货车和15辆各种牌子的小汽车,还有从英国买来的两辆装甲车和五辆拖拉机,拖拉机还是他原来工作的车行卖给21军的,又被改装成了轻型坦克。在为刘湘培训轻型坦克驾驶员之前,他先培训士兵驾驶摩托车,所以,沙爷堪称重庆最早的摩帮。

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从南京退到武汉,从武汉退到重庆。刘湘再次征招沙依诺夫,1937年11月,他奉命去南京刘湘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报到。当时淞沪抗战刚刚结束,缴获了很多日本坦克,无人会摆弄,他必须去南京。

12月10日,沙依诺夫顺流而下到达南京,这时离日军占领南京城、开始大屠杀只有3天。刘湘的第七战区司令部已经从南京移到了武汉,因此他们就去武汉司令部报到,1月20日,刘湘去世,整个第七战区司令部就乱成了一锅粥,刘湘的灵柩要返川,司令部全部撤离汉口,有五辆小车没有带走。他从汉口带领着两辆军车,使其不致落入日本人之手。

他回到成都,找到第21军的司令部,刘湘死后,已是邓锡侯当政了,他还在司令部的修车行上班。他发现,原来他管的那35辆新福特货车再也没见到。“车修所里空无一人,令我惊讶的是司令部有人告诉我,死了父亲后,刘湘子女们为什么会瓜分父亲的遗产。”

成都

1938年,沙依诺夫在成都买下属于川军马师长所有的一块荒芜坟地,率领家人,自己动手盖了4间草房和3间瓦房,挖了一口井,还挖了防空壕,这就是后来编入街道名称为“筒车巷9号院”的初始建筑。沙依诺夫为成都的市政建设,创造并贡献了一个街道门牌号码。

1949年后,他重新申请加入中国籍。从1952年2月开始,沙依诺夫成为成都市第七中学的正式教师。经过无数战乱,这位正宗师范科班出身的老兵,终于重归讲台。吕进回忆说:“他长得很帅,鼻子下有两瓣高高翘起的小胡子,白皮肤,蓝眼睛,一双长筒皮靴。他是乌拉尔山南端的奥伦堡人,俄语似乎有些地方音。我不知道他后来的汉语讲得怎样,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他的汉语实在不敢恭维。我记得,每位学生都有学号,沙依诺夫可能不认识我们的中文姓名,抽问时就叫学号,且有规律。他抽‘1号’,接着必是‘11号’,再后是‘21号’。而如果开始是‘2号’,下面必是‘12号’,‘22号’,‘32号’,等等。他一抽问,下面的同学就会做好准备。”

沙依诺夫在七中教书7年,直至1959年调到陕西妻子那里去。1955年,铁路三局招工,全成都只招三个女性,多年给丈夫打下手的蓝笑梅,轻松考上。但一分又分到内蒙古铁路局,去了呼和浩特。夫妻两地分居,他们多次商调,蓝笑梅从内蒙调到太原,再调到陕西华阴县,离成都很近,但就是调不回成都,只好他调过去。“在那里我一直工作到1961年我68岁了正式退休。我现在是退休铁路职工并且每月定时领取退休金。”

蓝笑梅1978年52岁时退休,回到成都。1984年沙依诺夫在成都自己家中去世,享年91岁。1990年12月19日蓝笑梅去世,享年71岁,葬于凤凰山一处公墓。

自传

1994年,34岁的成都电视台记者、西南大学外语系1978级毕业生刘勇,和苏联专家柳芭一起,到民间俄语爱好者——三轮车夫白美鉴家里访问。白说,他的俄语老师,是一个叫沙依诺夫的俄国老人。刘勇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想起1980年,他跟西南大学俄语班的同学们,还慕名拜访过这位老人。随后,他们从沙老的大女儿那里,得知他留下了一份198页的回忆录。

回忆录是写在几个最廉价的软面抄上的。面对这份前57页已经遗失的用纯正而老派的旧俄语写成的珍奇文献,刘勇他们像美剧字幕组一样兴奋。从成都、重庆到莫斯科的俄语爱好者和俄语精英们都动了起来,终于译出了现存5万多字的中文译本。

沙老文笔很好,自传中描写一战和苏联内战的战争段落,我有时觉得好像是在看俄语经典作品《战争与和平》、《骑兵军》和《日瓦戈医生》的相关场景。俄国教授也称赞他的好文笔。

自传最后的写作日期是“1982年11月5日,二遍鸡叫后天色发白前电闪雷鸣下着雨。”两年以后,俄罗斯老兵、小学教员、重庆女婿沙依诺夫,安详地永别了他深爱着的中国和亲人。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一个俄罗斯人在重庆的”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